“生灵涂炭,自然是因为有人不甘现状。往后一路走下去,你会知道的。”文央填了几根柴火。
云石似乎陷入疑惑不得解释的境地,不多久文央耳边传来念经声,低沉的梵文轻诵着,似乎在寻求答案。
佛经总有安抚人心的力量。与道家的无为思想和强调个人修养、心神宁静不同的是,佛家强调的更多是众生的平等,是温和而统一的怜悯与博爱。
百姓不管怎样逃窜,总不能一直流浪。在一个地方安置下来过稳定的生活才是人们所希望的。
孙老汉的媳妇还在他原来的村子里。当时夜里抓人逃窜匆忙,如今孙老汉想找个安稳的地方安定下来,再回去接刘氏。
第二日天方亮,文央和云石留下一小块灵兽肉,便悄悄离开了。
就算凡间战乱,对他们也没有太大影响。
还未见到人烟,就已经可以见到乱葬的坟场。新坟异常的多,大多甚至连块木牌都没有。
“这是那些死去的人的坟地。”文央说道。
云石捻着佛珠,念了一句“阿弥陀佛”:“凡人把死去的人坚持葬在家乡,甚至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人死灵灭,将肉体那么远运回来,也不能复生。”
“其实不难理解,”文央道,“毕竟是安慰。其实连尸体都见不到的话,也是要葬的,无关乎肉体。你看这些新坟,基本都是衣冠冢。”
“这是为何?”
“因为他们死在战场上,很多人的尸体都堆在那里。找到一个人的尸体是很难的。”
云石看着那些坟堆,他轻声念着往生咒。
“走吧,既然遇到坟地了,相信村子也不远了。”文央道。
二人一走到村口,文央就顿时发现了一个躲在角落里蹑手蹑脚的女人。
文央看了过去。
那女人似乎受了惊,撒脚就跑。神识追随着女人的动作而去,她敲开几户的门,似乎在承担传话或者报警的工作。
“她们在戒备我们,”云石也马上发现了异常,“这个村子全都是女人...还有个卧病在床的男人。”
文央点了点头:“这是战乱时典型的女人村。”
家家户户的大门紧闭,文央试着敲了几户房门,里面都是有人的,但就是没人应答。
二人总不好逼迫人家开门,只好转身,准备换个村子。
这时,不远处一扇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一个小缝。
二人俱是一愣,转身看去。
门缝里露出一个年轻女人的脸,骨龄约莫十九岁,但样子却显得衰老许多,看上去有二十五六岁的样子。
文央和云石交换了一个眼神。这个时候还是文央上前比较合适,毕竟这种情况下,女人容易对女人放松些警惕。
文央走上前:“姑娘,我们二人游历在外,已经好几晚无处落脚了,可否借个地方,借宿一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