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晴在这一条路上走了很久很久,她现实里的亲人朋友和古代那些感情不深的人交汇在一起,形成一个略有奇幻的交际圈。
走到路途的终点,那里有一个人穿着军绿的外套,一身休闲搭配站在那里,只有背影却让李晴感到十分的安心。
“谷阳。”李晴轻唤了一声,可当谷阳转过身来时,又是一身龙袍,表情凛然。
“你不是谷阳。”
“救我。”谷阳朝李晴伸出手去,而李晴却转身逃跑,等她再抬起头时却是在八王府。
身着蓝袍扎着马尾的谷阳正在一处花亭下摆弄着刚到手的玉笛,等他观赏清楚后旁若无人的吹奏了几段,一曲完毕他看向站在旁边的李晴。
“王妃,这时候你应该夸夸本王。”李晴本来想要张嘴说话,却看到一个与自己长相十分相似眉眼间却尽是柔情的女子走向他,她与谷阳之间琴瑟和鸣,毫无自己莽撞无礼的气质。
李晴气急了,明明是自己嫁到八王府,这下八王妃却成了别人,就算是长得一样也不带这样的吧。
她生气的走向谷阳和那女子,准备斥责时却看到李大人款款而至。
李晴听到那女子柔声换了一身“爹。”
她立在原地,感觉有些手足无措。
是啊,自己应该是鸠占鹊巢吧,本来的八王妃应该是这个李家大小姐,只是因为同名就被占了身体未免也太可怜了。
这个谷阳不是她的谷阳。
这样的想法迅速侵占李晴的思维,她头疼的往后退了几步,立刻跑出了八王府。高楼大厦立刻显示在她眼前,面前的写字楼她再熟悉不过,那是她与谷阳一起共事了五年的地方。
李晴收拾了一下心情,如同往常上班一样刷卡上楼来到自己的办公桌。
“早。”一身干净休闲装的谷阳将一杯牛奶递到她座位上,“你今天踩点上班很成功。”
“那当然。”李晴接过牛奶露出一个满意的笑,可是很快她的笑容就凝固在了脸上。
场景不知何时变到了一家咖啡店,李晴如往常一样在里面一边喝着摩卡一边整理琐碎的资料,可是现在她没有任何动作,端着咖啡的手停止在半空,脸上的笑容也略显尴尬。
就在刚刚,谷阳和推门进来的一个女士挽上了手,那个女士是谷阳的姐姐,而姐姐身边还有一个同龄人,长相温柔贤淑,一看就是谷阳喜欢的成熟型。他们三人之间的氛围和谐而亲密,叫李晴怎么也不敢上前一步。
“你好,这是我的同事,李晴。”她想到过去之后无非是这样的介绍,心里泛泛不是滋味。
可是她也从来没有为了自己和谷阳的关系的更近一步而努力。
李晴悄悄地带着资料离开咖啡店,再走出门时就是洁白神圣的教堂,一身白色西装的谷阳和他的新娘站在神父面前准备交换戒指。
李晴很想大声喊“我不同意”可是怎么也发不了声,教堂里的人也没有发现在场的她,就像两个世界,一面幸福一面寒冷。
李晴沮丧的离开教堂,她抬头看了看天空,晴空万里甚至有些刺眼。
等她再次回过神的时候,身处一处阴暗的宫殿,里面有隐隐的哭声。李晴悄声走过,是一个小孩子他抱着另外一个稍大一点的孩子在哭泣,嘴里底底的在说着,“哥哥,这些药就让我来吧。”
当时他被拒绝了。
李晴猜想这两个孩子可能就是小时候的谷正勋和谷阳,那些药是害人的药,她觉得这个时候应该阻止,可是当她推开门时却又是一副景象。
身着龙袍的谷阳被困在一个铁笼里,他似乎有些呼吸不畅但是却无人搭理。圣后和圣太后站在铁笼外,眼神里净是阴毒,李晴隐隐感觉不安,她拼命冲向铁笼里的谷阳,当她要接触到的时候眼前又变成了一身白色西装的谷阳,那个谷阳脸上都是厌恶,一把推开了自己。
当她一步步远离时,眼前又是铁笼里的谷阳,他趴在地上嘴里隐隐还能求救。
“谷阳!”李晴从床上坐起,她满头都是冷汗,喘着粗气抬眼就对上了谷阳关切的目光。
“萱儿,你感觉如何?”
李晴看着那张熟悉的脸,心里却感觉无比的空荡荡。
她没有谷阳,谷阳也没有她。
即使是这个陌生的朝代,她也救不了谷阳。
他们注定错过。
“怎么哭了?”谷阳抬手抹掉李晴脸上的泪水,语气温柔包裹着耐心,“是梦到什么事情了吗?”
“我....我没事。”李晴拿开谷阳的手,情绪显得很低落。
“不过你方才昏睡的时候一直叫着孤的名字。”谷阳说道,“是孤欺负你了吗?”
“.......”李晴心里有一个干净体贴的身影越来越模糊,随之代替的是一身宽松长袍,神情总是慵懒无畏的他。
李晴闭上眼睛深呼了一口气,将谷阳慢慢推开,说道:“不是你。”
不是你。
三个字仿佛一击重拳达到谷阳的心口,在谷阳看来,他们两次成婚,从未有过夫妻之实。若是最初的是为了演一出好丈夫的戏码,后面就是真情流露的喜欢。后来失而复得,更是万般珍惜,恨不得将人锁在自己的衣袖里,不让别人能伤到分毫。
可是她梦里叫出来的名字,不是他,分明一模一样的名字,连笔画都不差分毫,却不是他。
何等讽刺。
谷阳想到这里,也不顾李晴是否刚刚醒来还有些虚弱,一个略带有怒气的吻覆盖上李晴,一番纠缠后,李晴从挣扎变为迎合,她紧紧抱住谷阳,就像抱住那个在铁笼里残喘的心上人。
接收到迎合的谷阳渐渐放缓了自己的怒气,本来的攻击性以为略微带了些情/调,李晴手心的温度直达谷阳的腹背,就像根根缠绵的细线一点点围绕住谷阳又回馈给李晴,红帐落下。
.......
三日后,如丞再次面圣。
“参见圣上。”
“使者不必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