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父从军后的三年里,只给家里写过一封书信,此后便渺无音讯,这个世界寄信很贵,但直到第三年,黎父却给家里寄了一封长信。黎母,黎君豪和黎君安怀着激动而不安的心情,小心翼翼的打开黎父的书信,看到的内容大致如下。
一是表达一下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让家人不必担心自己,二是说了一些三年里他在军营的经历,细致分析了参军的好处,第三,就是一再强调了要让全家人参军,黎母和黎君豪在收到信的这一年去,黎君安在收到信的第二年。只留仆妇莫姑在家看家。
他是知道黎君安不愿从军的,家里其他人都在他的劝说下多多少少有些动了心。黎父也认为他能够理解黎君安的心理,女孩子出去工作到底是对名声不好的,人言可畏嘛。但实际上黎君安怕的倒不是他人的看法,而是从军本身的危险。
为了让全家人都去从军,黎父可是花了大力气的。黎父一向不善言辞,说不了什么长篇大论,但是为了怂恿全家人,他特地把要说的话写在纸上,然后读了出来。用来读的纸张有厚厚的一打,然后就这么读了出来。
总之,这个长篇大论详详细细的讲述了参军的优点,分析了军队的制度和获得功勋的方法,黎君豪听的简直眼睛放了光,黎母也有些动了心,只有前世看多了小广告的黎君安毫不动摇的不愿参军。毕竟这里的人还是很单纯的,比较容易鼓动。
话说到黎父,他真的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但也因此给人流行了老实厚道的印象。再加上谁家有事,他总是乐于帮忙,也不求回报,又是一副木纳的样子,总之也给一部分人留下了挺好的印象。
黎父的老丈人也是这样,看的黎父平时为人不错,又看着黎父对自己女儿很是喜欢的样子,走了一套程序后便高高兴兴的把女儿嫁给了他。反正女儿不是远嫁,有什么问题自己也能照应着,也不怕自己女儿过的不好。
当然,黎父不善言辞的性格也给人留下一种老实人,好欺负的感觉,不过后来黎父的修为(不是真实修为)被大家看到了,人们便又认为他是一个低调的人,也都没有再有欺负他的想法。
君家村依旧是一个重男轻女的地方,尽管如此,杀女婴,卖女儿的事却从未发生过,也让黎君安对这个地方产生了好感。黎家和黎父的老丈人一家更是尤为看重自己家的女儿。这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大环境下是很难得的。
一开始,黎父关爱自己的妻子儿女的行为很是让他的老丈人满意,很多人难免都有一些恶习,但黎父除了木纳一点就没有什么让人不满意的地方了。他对妻子儿女的爱总是表达在行动里,也很是孝敬自己的老丈人,修为在同村的同龄人之中又是最高的,足以保护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