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让尚衣局给南国做了许多套肃静的守孝的衣裳,百日内的白衣服,百日之后的颜色也十分素,虽然素,但尚衣局还是弄出来各种花样。袖口领口无不精致。
南国也没想着弄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头发就束在脑后,发辫上绑了一个白玉环。
读书的东西早就有人给南国送来了,她倒是不操心,诸多事宜都一应交给了裴蓉,裴蓉是太后分给南国的宫女,长了一张圆脸,今年刚刚十六,是裴仪的堂妹,模样和裴仪像的很。
四十九日的卯时,南国已经同裴蓉到了尚书房,门口是大太监张福远的干孙子小德子,见裴蓉和南国过来早就迎了上去,见面行礼
“小德公公辛苦了。”南国对他点头,小德子立马嚷嚷:“受不得受不得,郡主和蓉姐姐这边请。”
于是他领着南国去见了总师傅,总师傅姓李,十分知名的大儒,南国自幼就听过他的名字。
接下来大儒本儒又引进了其他的师傅,南国本以为第一日就上课,总师傅说了要考一考南国的学问。
“小郡主既然来了这尚书房,就不能使性子。为了你的教学,所以今日几位师傅要问问你学了什么。早日在家中师从何人?可有读过书?”
“回师傅,弟子在家只是识几个字,并未有师傅。”其实有,她小时候就乐意和街头算命的王三儿看周易,和师爷抢饭碗儿,去人家书馆里面蹭话本儿。但是这些她不敢说,怕气着了这个大师傅。“至于书目,四书是读过的。”
几个师傅面色各异,里面最年轻的师傅今年刚刚弱冠之年,总师傅授意他先考,他只好问:“那我简单问几个女四书中的问题吧!”
南国实在没忍住,深深长揖,“恕弟子无礼,弟子未读过女四书,只读了四书,师傅考我五经亦可,至于《春秋》等书也是行的,《古文观止》以上弟子就答的不好了。”
几位师傅这才脸色稍好一些,可这只是一瞬间的事儿,几位师傅再一次面色各异起来。
一个一个的考起了南国,四书五经是吴老爷教的,自然十分扎实。至于《春秋》、《尔雅》等书,吴老爷没空,所以是吴太太教的。吴太太的学问也很好,但是没有吴老爷扎实,毕竟她不用科考。
弱冠之年的年纪最轻的师傅一直被誉为神童,所以见她答的这种轻松,便开始考《古文观止》,南国答的也不错,于是他还想往下考,其他几个老师傅哭笑不得。
等他考到《史记》、《汉书》,南国头上开始冒汗,这她哪会啊?只得一脸无辜的看着师傅们。
“看你这样我才平衡些,我十五时已然通晓《史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