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人生若只如初见(十)
一
吃饭最积极,洗碗刷碗也不甘落后,这一点戚小云尤得杨阅和石宇烆的赞赏。
二
忙活完,在院子里点上篝火,团团围坐,嗑着瓜子喝着茶,说着笑话聊着天;火光和笑声齐跃,惬意与月光同眠。
这是只有传统的农村才有的极致享受。
三
孩子自然成了一群人欢乐的中心,在戚小云的鼓励下,圆圆又给大伙唱了她新学的山歌,大家这才知道山歌原来都是吴还教的。
圆圆又把吴愁“隆重”推介出来,说是小哥哥的歌还没有唱,众人自然都要求吴愁也一展歌喉。
吴愁非常大方,自自然然地起身,唱道:
天要下雨先刮风,蚂蚁忙着搬行宫。
坏孩子掐架胆真大,好孩子说谎脸红红。
家学渊源,吴愁唱得自然很好,气息的拿捏,节奏的把控都有几分天赋。
小家伙自然赢得满堂彩。
四
戚小云是最踊跃的,她也要学山歌,对山歌,她道:“早就听说这里爱唱山歌,今天才真正听到,要不咱们也来对对山歌怎么样?”
杨阅和石宇烆都有几分不好意思,却哪里挡得住戚小云的百般哀求。
五
木惜秋也笑道:“入乡随俗,我看权当娱乐娱乐!”
杨阅不好意思道:“可是......咱们都没学过,怎么唱?”
吴还忽然道:“这倒是不难,我看你们文学底子都不错......”石宇烆苦笑道:“我们是担心这调子还有......还有这嗓子!”
吴还哈哈大笑,道:“调子也不难,我们先唱,你们跟着学自己喜欢的,听一两遍就会了。”又道:“这两个小家伙,今天我才教了两三遍就都会了。”
戚小云笑道:“是啊,你难道连圆圆都不如吗?”石宇烆笑道:“这我倒是不担心,我只要比你唱得好就成!”
戚小云哼了一声,道:“想得美!”忽然想起什么,道:“啊,我明白了,你是担心那嗓子把小圆圆吓哭了对吧,哈哈哈!”
她这夸张的笑声立即吸引了其余几个人的目光。小圆圆圆瞪着双眼,非常好奇自己为什么会被“吓哭”!眼睛看向杨阅,杨阅笑着摇头,把她搂在怀里。
六
没有更多争议,由吴还起头,算是给众人一个示范。一连用同一曲调唱了三首,其中一首是这么唱的:
欢欢喜喜过大年,春风迎来一屋贤。
没有好菜没好酒,一首山歌便开筵。
......
唱到此处忽然一顿,众人情不自禁朝他看去,却听他又继续唱道:
不费劳力不费钱。
众人先是一愣,随即暴发出热烈的笑声掌声。戚小云扑到杨阅的腿上,半天起不来。
所有人大吃一惊,尤其是石宇烆和杨阅,都还对那个看着老实巴交,被人说“没情趣”的吴还记忆犹新。
杨阅一边扶着戚小云起身,一边意味深长地道:“木姐姐治家有方啊!”
七
木惜秋脸上微微一红,随即落落大方地唱道:
嘉客临门鹊飞檐,好客主人置米盐。
粗茶淡饭君莫笑,礼数不周也莫嫌。
待客全靠山歌甜。
她这调子和吴还稍微不同,不过也只是最后略微改动。
歌声异常优美,在如此静夜,好像连风儿也醉了,月儿也醉了。戚小云此时才知道石宇烆当初对她的描述没有夸大之词。
戚小云忍不住痴痴地挪到木惜秋身边道:“木姐姐,你唱得真美,你不去国家音乐厅唱实在是可惜了。”又信誓旦旦地道:“我要跟你学唱歌!”
杨阅笑道:“真是令人羡慕,所谓‘夫唱妇随’我看就是吴老师木姐姐两位这样了。”
木惜秋笑道:“微末之技,不足挂齿,不足挂齿。”又道:“接下来该看你们表演了,谁先来?”
八
杨阅三人你推我让,最终还是猜拳的方式决定,杨阅排到最前。
杨阅斟酌了一下歌词,又跟木惜秋请教了一下调子,朗声唱道:
走路要知路远近,过河要量河浅深。
白头最是鸳鸯好,山歌最能觅知音。
才唱完,几个人都忍不住赞叹起来。木惜秋拉着杨阅的手,道:“你还说不会,看看这歌词,多接地气,这才是山歌的歌词,浅显易懂,非常口语化。”
杨阅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道:“不瞒两位,你二位的声音和那次对歌咱们都没少听,对两位的声音和歌词都印象深刻,潜移默化了吧......”
吴还和木惜秋这回是真有些不好意思,他们没想到自己的表白过程居然被当作了民歌示范教程。
戚小云笑道:“怪不得。”又嘻嘻笑道:“我也学学杨姐,嘿嘿!”
九
接下来是石宇烆,他也受到杨阅的启发,在歌词上下了一点工夫,有雅有俗,颇不同于其他人,却因为不太熟悉民歌创作规律,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他如此唱道:
天边红日渐西沉,倦鸟纷纷返旧林。
山上晚霞红艳艳,山前绿水何深深。
一叶扁舟江上过,几时能够到波心?
一曲唱完,看到吴愁和圆圆两个小脑袋凑在一处嘀嘀咕咕,嘻嘻哈哈,石宇烆早明白了怎么回事,脸上开始发烫。在ktv他还能借助伴奏扬长避短,这清唱便一下子把他的音色缺陷彻底暴露。
吴还,木惜秋和杨阅是何等人,他们倒未必在乎石宇烆唱得多好或者多难听,一听石宇烆的歌词,便都对视一眼,会心而笑。
杨阅看着还在埋头沉思推敲歌词的戚小云,微微摇头,继而大声唱道:“几时能够到波心......几时能够到波心......”
众人都杨阅突如其来的歌声惊了一下,只有木惜秋似乎明白了杨阅的意思,微微笑着。戚小云茫然抬头,却听杨阅一声“几时能够到波心”唱完,忽然大声道:“小云,该你了,几时能够到波心?”
十
戚小云懵懵地看着杨阅,鼻子里哼出一声:“嗯?”
杨阅苦笑,道:“该你了,想好了没,嗯什么嗯!”说着又摇头道:“真是个迷糊的孩子。”
十一
戚小云的歌词比石宇烆的还不伦不类,不过意思倒还是表达清楚的,她唱道:
春光常在花里寻,人间难觅是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