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假癫不痴(六)
一
有一天,石宇烆听到了一个凄美得不像真实的故事。
二
躺在病床上的是一个不到四十岁的男子,方面大耳,浓眉大眼,说话也是如洪钟巨鼓一般,一看便是北方粗豪的汉子。
这样的汉子和凄美的爱情联系在一起,石宇烆一点准备也没有。
三
男子名叫迟志诚,是一家贸易公司的老板,可算事业有成。
因为献血被病毒感染,不得不被隔离好长时间,最近才好一点。
四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迟志诚和妻子原惠香高中毕业就一起到京城打拼。
两个人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在大街上发传单,被城管追着满城跑;推销信用卡和门口的门卫大爷斗智斗勇;还曾经在做展会的时候,一搭一档唱双簧吸引顾客......
那是最艰苦的岁月,两个人几乎没有一天是睡好觉的,为了节省每一分钱,回到家就睡,一大早就起,赶上公交车,从东城到西城,或者从郊县到三环。
那也是他们最难忘的日子。
他们曾经奔跑在斜阳里,黄昏的风很轻柔,黄昏的晚霞很美;他们曾经飞驰在大雨里,雨水淋湿了他们全身你,他们的拥抱却是如烈火燃烧。
最艰难的时候,他们露宿野外,一起仰躺着看天上的星星,却在彼此的眼中找到最亮的那一颗;他们曾经只能分一碗面条,一个馒头,为此谦让着差点把碗打碎,然后笑得溅出泪花;他们也曾挤到最拥挤的人群,只为看跨年最绚烂的鲜花,为了让原惠香看得真切,整整两天,迟志诚的腰才能稍微弯下。
五
后来,他们有了一点积蓄,可是他们没有满足,没有一点回家乡买块地,盖间房的念头,而是有了自立的打算。
他们开烧烤摊,时常被一群地痞白吃白喝,时常还大发酒疯,把他们的摊子砸掉。后来,迟志诚终于没有忍住,跟他们动了手。结果倒是赔了一万块钱。
两个人含着眼泪一算,一年下来还赔了三千块。
一切又得重头来过。
那一夜,原惠香流干了眼泪,也差点咬碎里迟志诚的肩胛。
六
又三年。
迟志诚变温和了,原惠香的笑容少了,可是他们又迎来了新生。
他们开了自己的小吃店,早上六七点起来卖早餐,中午卖快餐,下午也不收工,还卖小吃,晚上还是烧烤小吃。
没白没黑的奋斗,生活总算有点转机。
店里请了一个女工,迟志诚也腾出手来,给一家食品公司做起了配送。
幸福似乎已经朝他们招手。
七
祸不单行。
有人投诉在他们店里吃烧烤吃出问题,进了医院,差点死掉。
三个月的闹腾,最后也没有个说法,小店却彻底没了人气,也不用签那张勒令整改的公文,迟志诚和原惠香决定关门。
最后一算,还是赔了一万多块。
又在这时,医生告诉原惠香不能再做人流,否则以后将不能生育。
原惠香的家人知道之后,一起出动要跟迟志诚要一个保证。迟志诚也爽快,把唯一的一点积积蓄都拿出来办了婚宴。
八
一年后,他们的儿子出生。
两人似乎了了一桩心事,把儿子交给父母抚养,又继续打拼。
九
这回,幸福真的越来越近。
十来年的打拼,迟志诚也有些开窍,在配送领域如鱼得水。
积攒两年,迟志诚干脆自己干。
这一回他是认定了的,首先这配送不复杂,说白了就是卖苦力;其次这风险也不算高,大头的风险都在厂商或者经销商那里。
十
十年来,夫妻两人的生意越做越大,先是做了小经销,后来干脆做了代理商,再后来还成了某些品牌的总代理,再后来还引入了网购模式......
十一
谁也想不到,幸福来了,搬进了大房子,灾难也随即降临。
事情的由头只是-------一个枝头。
十二
和大多数人猜想的一样,男人有了钱和地位,许多乌七八糟的事情就会主动找上他们。迟志诚也不例外。
他和自己公司附近一个小餐馆的女工打得火热,一两年了,原惠香始终不闻不问。
女孩要求越来越高,再要一个孩子的强烈愿望却让迟志诚甘心付出,两个人甜如蜂蜜,简直到了肆无忌惮地步。
奇怪的是原惠香一直不吭声。
十三
直到搬家的时候,原惠香提出分房睡,等于默许了迟志诚的出轨,也提出了自己无声的抗争------分居。
迟志诚愧疚难当,却还心存几分侥幸。
两个人就这么形同陌路地各自过着。
直到那个枕头的出现。
十四
这个枕头却是不简单。
那时候夫妻两个才从乡下出来,身上几乎没有什么积蓄,又每天挤在一间六七平米的小黑屋里,加之没日没夜地拼搏,迟志诚一直睡不好。不是每夜说梦话,就是打呼噜,不是第二天脖子疼,就是身子酸。
原惠香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无意中,迟志诚发现原惠香不停打哈欠,起初不在意,后来却暗暗留心,见原惠香总是魂不守舍的,迟志诚心中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为此还丢下工作跟踪过原惠香几回,没有什么发现,心中却更加疑惑。
直到有一次房东抱怨迟志诚晚上动静太大把其他的住户都吓跑了,迟志诚才恍然大悟。
十五
迟志诚想尽了办法,什么用毛巾缠在嘴上,什么封胶条都试过,有效果,可是却让原惠香心疼坏了。
有一次在街上看到推销中草药保健枕头,说什么有决明子,有蚕沙,菊花,艾叶什么什么的,可以安神醒脑,防止颈椎炎等等,原惠香统统不懂,她唯一揪心的是那价格,------整整她一个月的工资。
仔细算了算,租费,生活费,加上给家里寄的钱,那时候两人基本上就剩不下多少钱,一个艰难的选择。
后来原惠香还是买了,她去卖了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