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峰庵座落于永安村犁头山南麓。始建于明朝。据《怀宁旧志》记载:时房屋十间,气势恢宏,庵前后翠竹环绕,泉水潺潺。现存旧石刻两块,后修复了大雄宝殿、念佛堂。殿内供设肉身佛、土地神及四大金钢塑像。云峰庵,后改取名云峰寺。
桃源禅寺该寺座落地大龙山脉南麓的一条支脉上,隶属总铺乡桃园村境内。迎面清秀的红沙山和背后巍峨的凤凰山峰将其环抱其中。环顾四周,东有般若洞和莲花庵,北有仙姑楼,南有洪冲水库,西有鲁冲水库。据史记载,桃源禅寺(又名桃源庵),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公元一六零八年)。时有天竺僧人云游至此,见此福地,依山傍水,远离尘嚣,别有天地。有世外桃源之境,遂立愿建庙,立名桃源禅寺。是时寺内有殿堂二处,厢房数间,粮田二十余亩,山林十余亩,古井、九曲桥、溪水、荷花塘、八角亭、花卉一应俱全。后,地方善男信女自发募化,开山铺路、建桥、架电,在原基上恢复兴建了新的桃源禅寺。
如此同时,总铺乡潘家庵恢复兴建,改名净土精舍;城王庙恢复兴建,改名总慧寺;茹茷庵恢复兴建,改名茹茷寺。百华村八房殿,也已恢复兴建,等等。另外:观音洞座落在总铺乡永林村境内龙珠山上,是天然石灰岩岩洞。洞宽有两开间房屋大,洞深空间最大的二十余米,以后由粗变细逐渐延深山底。自古当地居民在洞旁建有观音庙。洞内供有观音像,祈祷菩萨保佑平安。观音洞开始荒废。般若洞座落总铺乡桃园村境内,华莲庵旁的般若岩下。它是天然花纲岩相互支撑形成,后经古人开凿而成,是大龙山七十二洞之首。般若即“智慧”的意译。是指世俗中的非一般。洞五六米见方,外有小桥栏杆,曾是一代散文宗师方苞和著名学者戴名世的求学之处。如今,洞中尚存的一块小黑板仍嵌在石壁上,黑板右方题有“别一洞天”四个楷书小字。何人所书,不得而知。但是,当年他们用过的石桌、石凳,至今清晰可见。
从地理位置看,总铺乡的大龙山是安庆城市之脊。一代书法大家邓石如有一方闲章:“家在龙山凤水”。其中的“龙山”,南北有二,一是小龙山,一是大龙山。两山环抱的,是包括石塘湖、石门湖、菱湖在内的“凤水”。安庆历代文人都以大龙山为傲。大画家萧谦中称自己是“龙山萧愻”。它还有个别号,叫“大龙山樵”,简而呼之,就是“龙樵”。他能悠闲地在大龙山腹砍柴度日,这是凡者难以达到的一种境界。天色晴好时,立在大龙山之巅,能隐隐看见烟渚迷茫的长江。总铺乡,因山之雄,因水之秀,接下来自然也就是人之杰,地之灵了。
我日耽风雅,无念自己写下素事篇章。每援笔饰笺,辄劳悬怀,命蹇如斯,殊觉赧颜。我在此只是淡写生活旋律。我非倩人,亦无蓝本,信步观场,稍散郁滞,慨当以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