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最新地址:www.88dushu.net
88读书网 > 皖江情怀 > 卷二十四 无量禅寺传天籁 海螺望春摇钱树

卷二十四 无量禅寺传天籁 海螺望春摇钱树

丽光诗魂犹催句,岁月山秀伴红尘。秀山河直而路弯,娇姿佳木,秀颀而清翠。稻田阡陌交错,道路蜿蜒曲折。山径,弯而窄,陡而险。岔路,多而崎岖不平,纵横交错。林间小道,坑坑洼洼,盘旋而上下。条条里弄,柏油路面。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拥挤不堪,一片喧闹。街道宽阔,人声嘈杂,车轮滚滚。县道,相对坦而直,车辆川流不息。街灯,护栏,岗亭,井井有条。“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绝路逢生,更是人生幸事。秀山人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激情和勇气。拳头上立得着人,胳膊上走得了路。遇事桥归桥,路归路,不会徘徊歧途。秀山,人车流如潮,却秩序井然。秀山人,一路风清,一路风尘。日暮路远,我却只想着投石问路。

走过的路,就是逝去的年华。蓦然回首,伫立其上,我却发现自己遗弃了许多的岁月。流水无情,却把我的志趣磨灭了,寂寂而似花谢。碧波烟霭里,丽情红影,携东风,我却惆怅无尽期。香樟超群,劲松骨志,而那些生活中的浮云露华,最终都要凋谢。风飒柳凄凄,在蹉跎韶光中,枯草也渐渐断情。秀山、秀水,秀色终归去,也只会留下秀痕斑斑。

叶(坦)公(共岭)公路,倒是直爽而宽容。途中炉烟飞翠,香樟修竹。稻田万亩,方塘柳拂。栏坝街景,轻盈飘逸,而无小山依傍。道路犹滞,人群熙攘。下华树林,过牌楼,越星塘。槐树虬枝,梧桐标致。春山秋水,碧色晴光。走桥头埂和台墩,就到了胡庄。村庄疏落,鸡犬相闻。澄闪稻穗里,有浓浓的秋意宛然。再往西北,便至三祝乡。秀山景色翠欲滴,更舍一片与近邻。公路南北各四村,惟栏坝居其中,深意醉人风姿,踌躇而恋枝头。

北四村,东曰殷湾,南曰牌楼,西曰土桥,北曰蒋楼。日暮四野,是辽阔旷原。旖旎街屯,有丰收盛景。四村“口”形而分布,若海星口,若仓量巨斗。

南面异于北,丘陵地形明显。或小山小庄,或小河小池。山翠仅一隅,水流值一方。这里虽然娇小婉容,但情趣尤美。正南独秀与观铺二村,相拥如舞,缠缠绵绵,若男似女;西北西涧与星塘二村,怀春相望,含情脉脉,似怨若诉。

山民穿戴质朴,不艳丽奢华。仍有不少民俗,约莫隐现其身。昔日年尤长者。男着满襟短上衣,抄腰裤,圆口布鞋。妇女居服,满襟上衣,抄腰裤,绣花鞋。传说,上衣较宽大,未婚女子,上衣长及膝盖,已婚女子的稍短。官绅、商贾、读书人穿长衫长裤,冬季穿棉袍、棉裤均长及长及脚踝,上身外套马褂。年龄居中者,男着中山装或西服,也有长衫的,而足蹬皮鞋。妇女穿旗袍、长袜、高跟皮鞋。传说老太太年轻时,上穿白衬衫,下配蓝或黑色短裙,方口布鞋或皮鞋,曾经迷倒过,半个安庆城。公公婆婆、爷爷奶奶,那就是历史,是民俗。死活不认账,不行,也对不起祖宗。后来的年青人的事情,大家有目共睹,我就不说了。倒是婴幼儿,一如既往。戴虎头帽或狗头帽,穿虎头鞋或猪头鞋,系虎头兜肚。婴儿衣服一律用棉布,且不缝边,叫“毛衽衣”。我也从中,看到些希望,驿动的心,不再那么凄凉。这里没有喧闹,没有吹捧,没有鲜花。这里有汩汩的溪流,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平静是福,这里的人们在平静中,过着真实的简朴生活。

这里女人没有眼睛,只有勾魂的眸。她们瞳仁里,饱含着黄梅戏的情,黄梅戏的爱,还有母亲旷阔的胸怀。她们没有硕大的**,因为秀山乡地势平坦。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能在开拓中,哺育未来。这里的女人丰满而纤灜,蛮腰而修长,冰清而玉洁。秀山是女人,而不是少女春花。她们神为秋水,骨为紫薇,琼枝翩然。但是,漂亮,也有凄凉;潇洒,也会迷茫;如同歌,唱得再响亮,也会有冷场的时候。这里的人们朴素而善良,真诚而宽容。既有看淡的心情;也有看开的胸怀。她们也有几分幽情,却举止端重,所以往往迟迟不受青睐。

我日耽风雅,无念自己写下素事篇章。每援笔饰笺,辄劳悬怀,命蹇如斯,殊觉赧颜。我在此只是淡写生活旋律。我非倩人,亦无蓝本,信步观场,稍散郁滞,慨当以慷而已。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88dushu.net』
相邻小说: 神君溺宠:携手游天下 无相欠,怎相见 爱你是两个世界的交点 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 咸鱼的科技直播间 宋狸殿下 农门医女:坑个太子做夫君 特工寨女 机战世界 彼岸花的悲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