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烦恼忧虑可在你步行之中脱落。学习以平和的心来到达自我解脱的方式走路。这并不难,你就可以做到。只要有些许程度的专注及向于愉悦的意念,任何人都可以做到!”
任何人都可以做到?陈锐听此终于明白,为何他看到黄雷的尼姑鞋在走路的时候为什么是一种轻松无比的步伐呢,原来自己的内心赋予鞋太多沉重的东西,难怪越走越沉重,那是不是代表着只要打开心门,卸掉忧愁,以用行走来实践行禅就也可以获得轻松的步伐?
打开心门是什么感觉?深呼吸,深呼吸,陈锐的内心突然涌进了一丝丝愉悦的情绪——这我真能做得到?
“当然,你是有慧根,只是你知道行走到行禅的距离是什么吗?”
“是什么?”陈锐不再是一脸懵逼而是非常虔诚地问。
“当你行禅之际,你是以漫游的心态来走路,而没有时间与空间上特定的目的和方向。行禅的目的就是行禅本身,重要的是步行,而非到达什么目的地。行禅也不是为了某种特定目的,其本身即是目的。每一步都是生命,每一步都是平和与喜乐。这就是为何我们无须急忙匆促的原因,这就是为何我们要放慢脚步的原因。虽然我们似乎是往前步行,但由于并非受到任何目标所牵引,因此我们实际上什么地方也没去。如此一来,我们便能在步行之中会心微笑了!”
“可是我们是有目的啊,我们要一天走60公里,我们要走着去福建,怎么说没有目标呢。”
“是有目标,但是你要忘了你的目标。”
“怎么忘了目标,你还要挟我不走到宁波,不给我饭吃,我怎么能忘啊。”陈锐捂脸。
听此黄雷突然无语了,怎么对一个吃货解释不给他吃饭的威胁不是威胁呢。
“额,额……”皇天在上,黄雷本着道心继续往下说。
“你应学习舍放-舍放你的饭、舍放你的忧愁、舍放你的不安。这就是行禅的奥秘。假如我具有佛之慧眼,能够澈见所有事物,则我便能够从你所走过的脚步中,辨认出尘劳烦忧的痕迹,就像科学家透过显微镜就能检测出一粒水滴中所容含的众多微生物一样。让你的足迹只存着轻安喜悦与完全自在的印记来走路。要做到如此,”
“哦,那我明白了,那意思就是说要先忘掉我的饭,这样就会走路没有压力,然后,走出轻快,走出喜悦,是吗”
“是,你知道这人间净土吗?”
“不知道啊,在哪里?”
“在你脚下啊!”
“在我脚下?”
“对!”
“如果你能以平和且无忧无虑的脚步行走于这世间,那么对你而言你将无须到所谓的净土或天堂上去。这其中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娑婆与净土都是来自于心。当你处于平和、喜悦与自在之中,娑婆则转为净土,而实际上你那儿也不用去。有事物都是既美妙且清净的,并有着华美的景观。然而果真你到了那儿,那你的脚印会是如何呢?你能确信在净土上你的足迹就不会显出带自这娑婆的忧惧与不安之印记吗?
假如你携着不安与忧惧的步伐行走在净土上,你将染污了净土,而破坏了其原有之清净!为了善待净土,你必须在这娑婆便能以平和无忧的脚步行走!
这世间就是净土。
这世间已包含着净土所有的华妙庄严。
要获得内心的平和、喜悦与自在,你必须学习如何舍放掉那些造成你不快乐的忧悲苦恼。首先,你应知道所有你期盼在佛土上所能找到的华妙庄严,这世间都已含摄了。只因被我们的忧悲苦恼所掩蔽,以致于我们总是无法看见它们。
我总认为我喜欢这个世间尤胜于净土,因为我喜欢这世间所呈现的,如柠檬树、橘子树、香蕉树、松树、杏树及柳树。有人会说,在净土有着可贵的莲花池、七宝树及黄金所铺的路,还有很多很多天界的鸟。但我并不很喜欢这些。我宁可不走在铺着金银的道路,即使像这世间嵌着大理石的道路我都不喜欢走。两旁有着青翠草皮的泥路才是我所爱好的,我喜爱碎石与落叶覆盖着大地,我也喜爱矮树、溪流、竹篱及船筏。”
陈锐听了黄雷的娓娓道来,突然觉得曼妙无比,细细的慢慢的品,感觉心里似乎有个泉眼生出了欣喜——慢慢涌现出来,这是闻到泥土的芳香吗,还是这风吹来的芬芳呢?还是听到黄雷传播的梵音?
行禅便是学习回归于安然悠闲地走路。记得当你一岁大时,是以蹒跚摇摆的步伐走路吧!现在,学习行禅正是要你再次地学习走路。然而,经过几个星期的实践,你将能平和舒适地踏出一步步坚实稳重的步伐。
……
这是要我学走路吧,黄雷小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