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
有种苏醒的嘲笑的笑意在脸上蔓延……尼玛什么情况?黄雷惊慌失措,你见过自己回忆满满,自我感觉智商超人的脸,突然不由自主地自己笑自己吗?
这是怎么回事?
摸着自己还没来得及收完的笑容,黄雷心中那种被人“夺舍”的感觉又来了。谁?是谁在我的身体里?
依然静默无声……
好吧,只能解释为“精神分裂”征兆,解释完美,天才和疯子本来就一步之遥,算是突然蜕化为“神童”的代价吧!
如果智慧是一种惩罚,我宁受千刀万剐!
如果美丽是一种错,我宁愿一错再错!
哈哈……连不要脸的底线也不断刷新。不错吧!
不过确实,黄雷自从自杀未遂后,记忆精准到媲美“神童”了,体力强悍到想要“愚公移山”,内心最渴望的就是哪天能东山再起,对于自己的尊容倒是没抱太大希望。俗话说“女人四十豆腐渣”。
一个年龄无望,
颜值无望,
金钱无望的人,
不止可以泼妇骂街,在大街上打滚都可以,
总的一句,老娘我豁出去了!
但是内心里面,谁没有个爱美的心,分别只是有的蛰伏,有的苏醒而已。
不过世间事总是充满未知,没想到不修边幅的东北老娘们黄雷,竟然有了意外收获。不知是不是那句古话: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
从进入孤岛梅岑山后,黄雷好像搭上了“时光返回机”一样,整个人的精神面貌正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现在要是看来黄雷似二十五六岁的妙龄姑娘,虽然皮肤还是经年日晒留下的黝黑,但是每夜星空下的冥想,经脉气血畅通奔走,再加霜露浸淫,山好水好空气好,已经让全身皮肤气色,甚至身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是这一切的变化黄雷毫无知觉而已。
也许是因为这庵里真一个镜子也没有啊,也许黄雷已经不玩手机的美拍了吧,也许远离尘世修道生活让她已经完全忽略了颜值。
是的,在这个孤独的荒岛山峰上,颜值已经失去了它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这不是一个可以刷脸过日子的地方。
现在在这山上除了修道,次重要的是吃饭。每天的三顿饭成了这山里生活的唯一“娱乐方式”。
难怪看着无二以一种用“生命”的热忱在做饭,因为每做出一道新菜,一道好菜,都得到“全民”的吹捧和拥护。
而颜值高出梅岑山一大段的无一大师姐,就完全没有优势,拿人手短,吃人手软,为了在食桌上争得一席之地,她只好学习扮演着美食家点评家,和无二相扶相承,几年以后竟然是这样子的——
无二说:“腌制竹笋——这种被盐包裹住的春笋,蕴含着一种神奇的能量。撒盐的过程,你会发现仿佛打开了一道封缄:盐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春笋柔韧的质感和清鲜的滋味。盐是鲜味最好的伙伴,但同样也是个危险的角色。恰到好处的咸能把鲜味从食物中分离出来,提调、升华、推向顶点;可一旦盐超过应有的份量,食物就会刹那失色,所有的复杂的、细致的、差异化的滋味都会被不可救药的咸覆盖掉。烹饪是传递美好,传递感恩的行为,它充满着能量。重复、不断地重复,重复使人平静下来,忘却自己的呼吸,专注于眼前的食物,渐渐进入一个安定的境界。”说完,双手合十,善哉善哉……
无一说:阿弥陀佛,难怪我看这竹笋散发出自然舒展的光芒,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我看无二这“食之道”修炼得不错,不过还有进步的空间,一念一清净,心似莲花开,食物除了外观,还得有内涵……
……
晕车!
这两个小姑娘咋这么能“掰扯”呢,还能让人好好吃饭吗,能说“人话”吗,黄雷嘴角抽抽,不就是:
无二:我这菜怎么做的,不容易吧,大家好好吃,吃饱了好干活!
无一:这菜做得好吃,继续努力,以后争取吃到你做出的更好吃的菜!
但是,就是这个但是,说起来,黄雷还是无二的启蒙老师,是她厨艺的领路人,怎么地也要表现出老师的水平,于是——
黄雷偷了一个先人的诗总结了:
佛在灵山莫远求,
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座灵山塔,
好向灵山塔下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