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打小日子过得苦,在家中从来就没有吃过一顿饱饭过,瘦得跟条竹竿似的,还不足十五岁就被家人狠心逼上战场,战场是何等残酷的地方,他一个身量未足的半大孩子哪能应付得来?
他第一次上战场就差点把小命丢了,在军医营养伤时碰到来慰问伤员的赵元帅,也不知道他走了什么狗屁运,竟然入了赵元帅的眼。
从此赵元帅就把他带在身边细心栽培,一点一滴地教他本领,从为人处事,到武功招术,再到行军打仗的本领,基本上赵元帅会的东西都悉数教给他了,可以说如果没有赵元帅的栽培就没有今天的谢止烽。
他们两人之间虽没有血缘关系,可对谢止烽而言,赵元帅比他的亲生父亲更称职,更像一位父亲。
赵元帅听到谢止烽这番肺腑之言,看着跪在堂下身姿挺拔,神色庄重的青年,眼眶微热,心中油然生出一种吾家有儿初长成的骄傲。
不光谢止烽记得前事,赵元帅也同样记得之前的事,他还记得刚认识谢止烽的时候,他身无几两肉,风一吹就跑,行事也小心翼翼的,让人心疼,哪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顽愚不堪?
谢止烽能长成现在这样,赵元帅绝对是功不可没,对此他是既骄傲又欣慰。
“行了,快起来吧,男子汉大丈夫的又何须婆婆妈妈的?”赵元帅伸手去扶谢止烽。
谢止烽并没有顺势站起来,而是继续跪着说:“小子亲长不在此地,能否请元帅给小子赐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