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行做了三年多,我觉得瞬息万变的新媒体市场,已经没有蓝海可言,不管哪条路没有一条路和“好做”沾边,大概真的是无知者无畏。接下来,林美再一句话经验了我:“这行比我之前做中介卖房子好干多了,做屋子里不用风吹日晒到处带客户看房,敲敲键盘就行。”
我真不知道是谁这么慧眼识人把您招进来的,如果在我的公司,您就是我亲姐,能力不行,我也不会让你进来。瞬间我对自己的行业感到一种可悲,行业的乱象,各种黑暗骚操作,职业操守和行业道德在这里几乎都不存在。一个新闻专业出身的人,四年的专业基础竟然和一些门外汉一般无二。我不仅为自己感到可悲,也为这个行业可悲,更为自己的专业和理想可悲。人呐,梦想死了,才算活着。
到了公司,我开始处理图片。公司配备的办公本在处理图片上,简直……(此处省略23个字)。屏幕的颗粒感不提,巨大的色差让修图这件事变得异常玄学,所有参数的调整只能依靠直觉。
这时候张总把我、马总和路依依叫到了楼上。
张总这次开门见山,问道:“你们最近也挺辛苦的,有没有什么需要公司提供的?”
路依依一脸茫然的摇了摇头,毕竟她自己手里的活还没弄明白,其他方面的事情,她自然也是无暇分心。张总似乎察觉到了,我好像在寻思着什么。于是问道:“你呢?”
我思忖了片刻,该说就得说,又不花我的钱。“就是现在这个电脑显示屏的色差太大,修图只能凭直觉。”
张总“哦”了一声,眼睛在眼眶里飞快地转动着:“那,接个显示器成吗?就那个曲面的。”
我点了点头,表示这个方案可行。毕竟指望公司去配一台好一点的电脑,似乎是痴人说梦。
“行,那马总您安排一下。把小路那个给林美,然后你们就说这是你俩自己买的。”张总吩咐道。
这波蛇皮操作确实让我大吃一惊,不过也似乎透露出一种预兆,林美可能要走。
马总带着我和路依依去了旁边的电脑城。听到显示器的价格时候,我的心已经凉了一半。我把型号发给了沈唯唯,得到的答复是:这玩意还不如不买呢?不过,比你那个破笔记本肯定强一丢丢。
聊胜于无。
路依依悄悄地对我说:“这样是不是对林美不太好啊?我觉得有点愧疚。”
我耸耸肩,也没说什么,似乎没有态度就是我的态度。
日常加班到了8点多,马总问我下不下班,他今天没开车,想顺路搭我车。我点头应允,收拾了一下就下了楼。
已经临近9点,但是辅路上还是热闹异常,想想那次凌晨的堵车经历,瞬间也就释然了。马总问了问文章的情况,以及这两个编辑的水平。当然有些话不能说的太直白,我说道:“按照目前的进度,不出意外,是可以赶在月底之前完成的。路依依和林美虽然底子薄点,但还是有些进步空间的。”
我说了些无关痛痒的话,然后马总似乎才打开了话匣子:“路依依确实进步挺大的,一开始准备裁掉路依依,那文章写的,看完都哭了,句子没一句读得通。不过这三个月,进步还是挺快的。现在这文章已经有点眉目了。”
我心中暗想,那差不多都是我帮着改的,您看看原版,可能还会想哭的。当然心中想的,决不能从嘴里说出去。
“后来我们想,路依依也挺努力的,我们就把她留下了,就当人才培养了。不行我们从外面请有能力的人,等把自己人培养好了,再把他们开了不就完了嘛。”马总继续说道。
这句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宁愿相信是我多疑,但是按照这句话的意思,路依依留下来的所有理由都成立了。这句话像一颗空投的炸弹,深深地砸进了我的心里,可是它却没有立刻爆炸,反而成为了一个不确定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