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暑假里,别的学生和老师们都放暑假回家过假期了,王玉环老师也回城里的家里过暑假了,唐冰雪和她所辅导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却不能放假。她要领着向阳学校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同学们继续排练节目,给人们演出节目,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文艺生活。
唐冰雪所辅导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除了在本村演出以外,还要接受附近村庄的邀请,去附近的村庄演出。因为王玉环老师走了,排演节目的重担,就落在了唐冰雪一个人的肩上。
节目排好了,每次演出的编排顺序,从节目的开始演出,到演出结束,唐冰雪都得认真细致的安排。稍微有一点儿差错,就会引起台下观众的嘲笑。演出效果就会大打折扣。那样,老师和同学们都会觉得丢人,她就会受到参加演出的老师,和参加演出同学们的埋怨。那样做,唐冰雪就会觉得自己好像是犯了错误一样,心里非常难受。
唐冰雪辅导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晚上要去附近的村庄巡回演节目了。李铁成校长让几个年轻的老师,也来学校帮忙拿演出的道具,和其它东西。李校长和几个年轻教师只负责拿道具,其他的什么也不知道。节目的安排和演出顺序,包括学生的化妆,和上台穿的服装,都得唐冰雪提前借好,安排好。如果同学们演的是老爷爷,中午,唐冰雪就得想办法,去借跟演出同学身材差不多的老人的服装和烟袋。如果同学们演的是老太太,唐冰雪就得跑着借和演出同学身材差不多的,老太太的服装。有时候,为了借晚上演出的服装和道具,中午,唐冰雪就得几乎跑遍向阳村的大半个村子。
那时候,什么车也没有,同学们和老师出去演节目,哪怕是六、七里的路程,也都是老师们背着锣鼓家伙,拿着弦子、笛子和同学们步行走去。
同学们和老师们每次出去演节目,都得步行走着去。李铁成校长总是风趣的对大家说:“咱们每次出去演出,老师和同学都是开着自己的11号专车出去的。谁也不乘谁的车。”
每当李铁成校长说这话的时候,都会引来老师和同学们的一阵嬉笑。走路的劳累就会一下子被赶跑了。
每到了一个村子,一般舞台都是用土,在打麦场上拍一个土台子,四个角栽四根棍,前两根扯铁丝挂汽灯,后两根绑幕布。村里的人搬来几条长凳子,放在舞台的一边,李铁成校长和其他的不会拉弦子的几位老师,就是敲锣鼓家伙的。敲锣的、打鼓的、吹的、拉的,往台子上一坐,就齐了。李校长和来参加演节目的老师们,看到时间差不多了,有观众来了,老师们就开始敲锣打鼓,召唤没有来到的观众了。
村里的人们听见锣鼓家伙响了,知道今天晚上外村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人,要来村里演节目了,快开演了,就赶快搬着凳子来看节目了。
锣鼓家伙响过以后,老师们都看到观众来的差不多了,演出就开始了。一般演出结束都十点多了,李铁成校长和老师们,再背着演出的乐器,领着参加演出的学生走到家里来,天都已经很晚了。
这样的紧张生活,锻炼着唐冰雪这个十八岁的姑娘。她感到自己虽然没有上成高中,但是,心里觉得整天和同学们在一起排练节目,自己也觉得活得充实、快乐、自豪,觉得自己并不比别人差。
一晃两年过去了,王玉环老师因为身体不太好,又因为国家的政策有了改变,她返回了省城原单位,不再来了。
王玉环老师在向阳学校这两年里,唐冰雪等于上了两年艺术大学,她跟着王玉环老师学习了不少的音乐方面的知识。因为自己的学习刻苦,还学会了吹、拉、弹、唱,并且还学习的不错。
王玉环老师走了以后,因为学校里没有会教唱歌的老师,唐冰雪除了教小学毕业班的语文课外,还担任了全校的唱歌课,兼每天下午辅导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排练节目。这样一来,向阳学校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排练节目和演出节目的重担,就落在了唐冰雪一个人的身上,唐冰雪等于一个人干了几个人的活。但是,心里要强的唐冰雪,从来就没有埋怨过。她凭着自己年轻有活力,无怨无悔的干着学校里的每一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