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依桐听着更加难过,她是从小看着妈妈是为了这个家有多么辛苦,爸爸在夏依桐三岁那年就走了没回来过,夏依桐根本不记得爸爸的样子。
曾经夏依桐渴望过父爱,长大后明白,人呢,要学会知足,不能奢望太多,至少她还有爱她的妈妈和姐姐就够了。
宋歌整齐地把钱排好,抽出其中的一些,数了一遍,又数了一遍,然后拿出抽屉里的笔记本看了一下,“你帮我看一下店,我得去那边结一下货款,答应是今天结的。”宋歌说着又数了一遍钱,核对了一下笔记本的数目。
“答应别人的,就要得做到,诚信是人的基本,尤其对于一个做生意的人更是要重,你明白吗?”
“明白。”夏依桐点了点头。
夏依桐心里其实挺佩服自己的妈妈的,妈妈小时候因为家里穷,没有学上,只上了一年级。然而妈妈从小跟着外婆做生意,口算很溜,还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之前就有很多人说过,妈妈要是能上学,一定是个大学霸。
难得的是,妈妈宋歌是自己的第一任老师,夏依桐觉得,在妈妈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中国人特有的一些美德。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些中国人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是夏依桐一生奉为圭臬的准则。
妈妈离开后,夏依桐拿起自己的书包,拿出数学练习,在板凳上蹲着写作业,沉浸在知识的世界里去了。
虽然水果店是在马路边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很多,然而对于从小就在这种环境看书写作业的夏依晚和夏依桐来说,完全不受任何影响。
以前就有人对宋歌打趣道:“你看看***以前就是在闹市里面看书的,以后你这两个女儿可了不起呀。”
宋歌每每听到都很高兴,两个女儿从小都比较乖,学习上也不用她去操心,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宋歌回来的时候,两只手都提了好几袋菜,想让小女儿好好补补,“那你在这里,妈妈回家做饭,有很多好吃的,放心,给你买了鸡翅。”
这个店只是一个较小的门面,是宋歌专门租来卖水果的,生活的地方离店挺近的,宋歌每天都是这样早出晚归。
夏依桐高兴地点点头,果然妈妈懂她。
吃过晚饭,夏依桐就帮妈妈一起收摊,想到这么多这么重的水果,都是大件大筐的,平常全都是妈妈一个人搬上搬下的,就一阵心疼。
在家陪伴妈妈的日子总是很短,很快就到了周日,宋歌帮女儿要带去的都一一包好,“好了,这边是姐姐的,这边是你的,去到学校好好照顾自己,下周回来妈妈在给你做好吃的哈。”
宋歌把女儿送上公交车,目送着,笑着挥手。
夏依桐看着窗外的妈妈,一点点离自己远去,直到完全看不见,感觉现在能陪伴妈妈的时间真的是越来越少了,之前想快点长大,可是又害怕,自己一天天长大,而妈妈却一天天老去。
夏依桐想到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先生当时看自己父亲背影的时候应该和此时的自己的感情是一致的吧?
又想到了季羡林先生的《永久的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
夏依桐能感受到那种失去母亲后的那种撕心裂肺的痛。
也害怕古人说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哀。
想着想着,不知不觉夏依桐的眼睛浸满了泪水,流了下来,流到了嘴角,尝到了涩涩的味道。
夏依桐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更加努力学习,绝对不要让妈妈这么辛苦了,以后还要带妈妈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陪在她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