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相机维修点那里来到华年忆书吧,我背的不是公家的相机,是我的私人相机包,里面装着佳能5d mark iii套机,带24-105mm镜头的。
以前我用陶然格的佳能7d,现在用我自己的5d。
文学书籍已不那么火爆,我有出本摄影作品集的心。摄影比码文有趣多了,多酷啊!
摄影花起钱来也是极度冷酷的,这套相机已花光了我几年的积蓄。至于外地采风、自驾游aa制、请模特aa制,统统别找我。我不打算摄影穷三代。我相信摄得好,跟跑得远,没必然关系。
前台的麦卡注意到我,用手势招呼我,轻声问道:兴而,你爱摄影?
是啊,这书吧我可以拍拍吧?
麦卡指了指吧台后一个不显眼的禁摄标识牌:别。大大也爱摄影,今天说不定就在摄影。
大大今天会来这儿吗?
麦卡:她先生工作日很忙,周末才属于他们。
这里不适合久谈,麦卡指了指手表,又指了指楼上,示意我可以上去等周末会了。
坐在主讲席上的萧引城注意到我那招摇过市的相机包:兴而,把你拍的片片给我看看可以吧?
我取出相机递了过去:试拍了几张,请指教!
萧引城熟练地摆弄着相机,翻看起照片:新相机呀!
照片里有相机专卖店里的随拍,昔思路上的街拍,还有几张是华年忆书吧的外景。
萧引城注意到一张用慢门拍摄的书吧门面全景,平视角度,动态的车流成水流的模糊效果:相机是怎么固定的?
我暗中服气他的提问,拍这张我花了点力气,拍了好几张才有这满意的效果。这是在书吧斜对面的人行道取的景,那里前面是小街,后面是高墙,行道树笔直没有分叉。我没有三脚架,那街上也没有停放的车辆或者适合固定相机拍摄的支撑物。反正相机放在手上用慢门拍照会糊,放在地上又会被来去的车辆挡住书吧的景致。
我一笑:用相机背袋绕在树杆上支撑相机拍的。
知道么,这一招就是陶然格教我的,如何在光溜溜的电线杆上也能固定相机?
萧引城:这张最好。
谢谢鼓励!你摄制的那些纪录片才真的美哦,尤其是《线装书》那个片子!
萧引城愣了下,一笑:谢谢关注和夸奖!
扶桑坐在旁边:相机太笨重,手机拍才方便,现在的手机像素也高了。
我指了指扶桑的手表:手机上也有时间,但看手表的人也很多。
扶桑举起手腕亮亮手表笑道:虚荣心嘛!
我不这么理解: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东西才能做专业的事。
扶桑:兴而,你要当摄影师啰?
我感觉到扶桑的话中有种陷阱:会摄影,才有镜头感,有利于写剧本呀!
萧引城:是这样。
扶桑:我不懂摄影,照样能把剧本搬上舞台和屏幕。
扶桑老师,你真行!
我没有说下半句,如果懂摄影,剧本可能会写得更好。不信,你看那些精彩的剧照,就是一幅精美的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