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午,整个柳树巷百分之八十的人家,都多多少少拿了点东西送到了谢真家里,恭喜欢迎她搬到了这里。
谢真仔细的记住每一户人家姓什么,该怎么称呼,以后就是街访邻居了,相处的时间还长着呢。
现在准备下午到及时上买一点小礼物,每家每户都回礼去,人的相处都是互相的,礼尚往来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望着半个厨房的礼物,有鸡蛋,粮食,蔬菜,还有不少的肉类,都够谢真一个人吃半个月了。
还是在古时候有人情味,在现代的时候,虽然科技发达,高楼林立,但人与人之间交流变得很少,不少的都是对门不相识,最多就是见面笑一笑打个招呼。
隔壁的赵大娘家,还给谢珍送来了一壶油,和一袋大米,这可是一家人半个月的口粮,谢真本不想收下的,那天已经收下了赵大娘送给她的床上用品了。
可是赵大娘非说谢真救了小石头一命,是什么东西都换不来的,这只是他家的一点心意,让谢真一定得收下。
外面馄饨摊的李大娘也送来了一篮子干货,有木耳香菇什么的,说是他乡下亲戚送来了,家里有多的就给谢真拿了一些尝尝。
谢真觉得自己自从出府后遇到的基本上都是好人,也算是她运气好,也是这个时代的人都比较淳朴善良,虽然有点小摩擦,但也不会有大的争执,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谢真把每个人的心意都牢牢记在了心里,以后有机会一定会好好报答的。
说做就做,谢真下午就上街买了不少的糖果和糕点,用牛皮纸一一包好,给柳树巷每家每户都送了一份,多多少少熟悉了巷子里住了多的人家,哪个院子是哪家的也都差不多能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