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业笑着问他爷爷说:“叔,替志强整理好啦?”
“整理好了。”
“在上铺还是下铺?”
“是在下铺。”
这时的宿舍走廊上,都是来来往往来上学的同学及他们的父母亲。成业和志强他爷爷,向他俩叮咛了一番后,便从楼上下来了。当他俩来到宿舍楼旁的三轮车边时,成业叫志强他爷爷,坐进三轮车斗中。
成业骑上了三轮车准备离去时,两人同时抬头向宿舍楼上望去。只见儿子和志强两人,正站在五层的走廊栏杆边,向下主视着他俩。
成业欣喜的心中,不由得泛起一阵酸楚。这是他与儿子的第一次暂时分离,学校规定学生,两星期回家一次,这意味着与儿子半个月才能见上一次面。儿子还年轻未经过世面,现在要开始独立生活了,他与小珍哪里能放心得下。此时的成业硬一硬这颗割舍不下的心,别转头去用力一蹬三轮车,向前面经过了几座教学楼后,一直向大门蹬去。
当成业蹬着三轮车接近学校的大门时,从这里可以望见宿舍楼,他再次回过头去一看。只见远处的宿舍楼的栏杆边上,儿子与志强仍旧站在那里观看着他俩。成业知道儿子他们,不看着自已的三轮车蹬出大门而去,他两个人是不会进宿舍去的,这两个孩子也与父母同样地难分难舍的呀。成业的心中不由得又是一阵酸楚,热泪顿时盈满了眼眶。去也总须去,留也如何留,成业一狠心,别过头去用力地一蹬三轮车,这三轮车便冲出校门去了。
在此后的日子里,成业每隔一星期就蹬着三轮车去学校一次。为儿子带去换洗过的衣服,蒸饭的米与零花钱。并烤上几个儿子喜欢吃的嫩南瓜丝烤饼之类,及一些其它的零食。儿子也有志气学习上很努力,成绩在重点高中的十多班同级学生中,一直名列前茅。并在高二年级时的全国奥数比赛中得了奖。
据说在高三毕业高考时,全国奥数比赛得奖的学生,在高考总分上可加二十分。成业夫妻俩得知这个消息后,虽然眼下未成事实,有点半信半疑。但这心中却是格外的高兴和欣慰,这足可以证明,他们的儿子是优秀的。这给他夫妻俩看到了未来的光明,也因此而在他俩艰辛的劳作中增添了动力。成业想起了母亲常说的一句话:好子不用多,一个顶十个。
日子就在成业夫妻俩艰苦的劳作中,一天一天地过去。他俩以微薄的农业收入,来维持着儿子读书,并死死地守住了这个家。对他俩来说,儿子就是他们的希望,儿子就是他俩性命的延续,家庭的延续。宁可自己灯烬油干,也要照亮儿子向前迈进的道路,此心忡忡奋发不怠。
人们常说:光阴如箭,这对於日日劳碌繁忙着的成业夫妻俩,光阴好像对他们已经没有什么概念了,只是拱着个头干活,干活,再干活。不是有句歌词是:向前,向前,向前……
而成业夫妻俩在忙季时,是没日没夜地连轴干,竟不去理会这太阳,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了,这月亮是升起了呢?还是落下去了。就这样在忘我中,夫妻俩迎来了儿子的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