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根、桂枝、肉桂、紫苏叶梗,细辛、防风、荆芥、生姜干姜法、炮姜、葱白、辛夷,这是发散风寒的药,记住了吗?”
小月默念着凌卿瑜念出的药方,念完一遍才点点头,凌卿瑜眼中闪过赞赏的神色。
“好了,今天记了这么多,都能记住吗?”
“都记住了。”小月笑着说。六岁的孩童声音清脆悦耳,凌卿瑜觉得近日心中的烦闷都随着小月的到来消散了不少。小月亲近她,似乎化解了凌卿瑜来到靖州以后的孤独。
凌卿瑜温柔的看着小月,小年去给伤员送药了,伤兵营虽然人多,但近来许多人已经恢复,需要换药的伤员不多,小年一人也忙得过来。
厉云亦到门口时看到凌卿瑜对着一个孩子露出温柔的笑,一时间有点惊讶。凌卿瑜看到厉云亦时,恢复了平日的淡漠,好似从未出现过那种温柔的笑。
厉云亦看着她的脸,瞬间垂下的眼眸掩饰住其中的黯然。
“这是?”厉云亦看着陌生的孩童,问道。
凌卿瑜摇摇头,摸摸小月的脸,说:“有消息了吗?”
厉云亦并未纠缠小月的身份,正色道:“有了……”
凌卿瑜看着小月说:“姐姐有事要出去一下,你在这里等哥哥回来,不要出去好不好?”
小月点点头:“好。”
凌卿瑜摸摸他的头:“听话,不要乱跑,知道吗?”
凌卿瑜拿起维帽出门,厉云亦看了一眼小月,什么都没说跟着凌卿瑜一起出去了。小月看着凌卿瑜出去,跑去把门关上了,呆呆的坐了一会,又拿出笔练习凌卿瑜教他的字。
“找到造船的工匠了,我没有把你的图纸给他看,你先去看看。”
“信得过吗?”
“我查过他的身份,他们一家包括宗族历代都是造船的,而且一直住在靖州城内,应该是信得过的。”
凌卿瑜点头:“嗯,走吧。”
两人骑马出了军营,厉云亦带着她来到靖州城,凌卿瑜第二次来到靖州城,热闹的大街让她想到了在锦川那几天……
凌卿瑜摇头深吸了口气。来到一个胡同,胡同颇为冷清与热闹的大街差别很大。胡同第一家门口挂着一块木板,上面一个大大的船字。
厉云亦和凌卿瑜对视一眼,两人一起进去,里面一个五六十岁左右的男人正在擦拭着地上的一堆工具。男人看到凌卿瑜和厉云亦站在门口,他看着厉云亦觉得这人有点眼熟,再看凌卿瑜,上下打量了她一番。
问道:“两位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