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道不见黄河不死心,却不知实为“不见黄荷心不死”。
故事始传于山西临汾附近,故事有好多版本,我最爱的,是这个。
话说,很久以前,有富贵人家姓黄,夫人早亡,黄老爷膝下只有一女,爱若珍宝,取名黄荷,据说美得云彩见了不想走、鸟儿见了不敢啼。
黄家豪宅顺山势而建,黄荷的秀楼在家宅最里端,立于短崖之上,打开后窗便能见天上白云轻飘、崖下溪水缓流。每日清晨黄荷都会凭窗而立,为的不是观云听溪,只为那一曲樵夫的清朗笛声。一日黄荷忍不住好奇开窗偷看,樵夫年轻朴实一如笛声般清朗。
日子长了,初见时的羞赧不再,黄荷知道了樵夫名唤喜雨,家中有老母奉养。喜雨的笛音从不迟到,黄荷便经常从窗子垂吊香甜的点心以示欢喜。终一日,垂吊的不再是点心而是黄荷自己。
俩年轻人当着崖下溪水,海誓山盟私定终身。
事情传出后黄老爷暴跳如雷,锁了黄荷封了后窗,在踏破门槛的求亲者中选了一位门当户对的富家少爷当女婿,还背着黄荷狠揍了喜雨一顿。喜雨听闻黄荷定亲,伤上加伤,一病不起,临终前嘱咐老母,他死后剖出红心,取一碗溪水将心泡上,再将他的笛子横在碗上,心会跳,笛会响,母亲可凭此乞讨为生,也算他最后的孝心。
母问,心跳何以长久?
他答,不见黄荷心不死。
喜雨死后,其母按法剖心,鲜红的心脏果然遇水而活,横于碗沿的笛子悠悠而鸣。几月过后,已哭瞎双眼的老母手捧心碗横笛一路乞讨,也是命里该着,竟又绕回到那片短崖,耳听得似有迎亲的喜车在前,便想闪在一旁。哪知,喜车突然停下,身穿大红喜服的新娘子从车中挣扎而下,一把掀开盖头扑将过去。
原来黄荷被锁在家中几日后,被告知喜雨爱财,收了黄家重金已迎娶他人远走他乡,心如死灰的黄荷也不忍看父亲苦苦哀求中日渐衰老,答应嫁人。
却不想,成亲当日,再听笛声,熟悉如斯。
一行情泪滚滚而下,滴入碗中,红心停跳,笛声戛然。
老妇人猛地抓住对方,姑娘可是黄荷,我儿好苦啊。
黄荷快速将身上所有首饰交于老妇手中,唤来贴身丫鬟带着老妇赶紧离开。从队前拨马而回的新郎官,遥遥看见黄荷用红裙遮面,一头撞上山崖,点点血花喷洒如雨溅入溪水,经久不散。
转年,溪水中竟生出蓬蓬莲花。
周围的人说,夏日微雨后的傍晚,如果幸运,能看到黄荷和喜雨的身影从莲花中腾起,随笛声翩翩起舞……
“我一直只当传说就是传说,故事就是故事,却忽略了此间隐藏的真意——活心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