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依依转眼看向车窗外,果然在前方小巷民国风的老建筑里,发现一面迎风招展的幌子,颜色明艳,一目了然——实话实说,现在的店铺,多采用花里胡哨的大招牌,挂幌子的很少,再看幌子上的店名“百年好合”,嗯?再依依挑挑眉,一家小吃店,又不是婚庆公司,咋叫这个名?
“与其在外面纳闷,不如进去问问清楚。”埃吉尔说。
再依依扯扯嘴角:“又被你看穿了。”
埃吉尔笑:“毕竟都写在脸上了。”
再依依啧啧两声,开门下车,和埃吉尔并肩走进小吃店。
这间位于旧城区的小店,门脸虽然老残,店内装修到倒是明亮整洁,墙壁上贴着大幅菜单,早餐也就是一些很常见的包子馒头白粥小咸菜……看起来实在没什么特别,甚至快到饭口也没见多少顾客,冷冷清清的感觉。
再依依和埃吉尔相视一眼,从对方眼中看出相同的迷惑,很快他们就找到答案——这间店铺的不同之处,不在建筑和食物上,而在店主,竟是一对年近八十的老人家。
老先生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穿着白衬衫和西裤,腰杆挺直,虽然上了岁数,可还是不难看出,年轻时肯定是个男神级别的人物;
而那位老婆婆,则是截然不同的类型,形容枯槁,身体佝偻,稀疏发黄的白发在脑后勺挽了个小揪揪,走路打晃,待上到近前更是发现,她另外半边脸的黑黄皮肤竟紧皱狰狞,而她那边的胳膊也明显伸展不开,手指还有短缺,幸亏是大白天,夜里看到怕是要惊出一身冷汗来。
见他们进门,老先生抬抬眼皮,目光转向老婆婆,老婆婆笑眯眯地迎上来,非常热络地招待着他们两个。
虽然心中疑窦丛生,可再依依还是和埃吉尔坐下来,看着墙上的大菜单,点了包子、皮蛋粥,还有几样小咸菜。
等待途中,陆续有顾客上门,七成是上了岁数的老人家,每个人都带着餐盒,点了餐之后打包带走,再依依始终瞪大眼睛瞅着,没见有人付钱,倒是有年轻人攥着手机,可也没见他们做出类似扫码的动作,这可就稀罕了,忍不住问自他们登门后,就坐在一边柜台后的老先生:“大爷,你们店里是网上付款?”
老先生抬眼看过来:“这里吃饭不要钱。”
这个回答可是太出人意料了,一时间竟然再依依呆愣住,还是旁边埃吉尔接过话茬:“我虽不是美食家,可还是能分清食物的好坏,贵店的食材都是上佳选料,味道也非常好,如果不收费,要靠什么支撑呢?当然,我也见过类似的公益饭店,但很多都有热心市民和厂家赞助。”抬眼环顾一周,“但您老这间店,除去不收费之外,和一般小吃店看起来没有任何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