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好姐姐,我这哪里是胡说了,就是你吃味了。“
我左右也说不过她,也就随她笑了。又跟她闲聊了会儿,菜也陆陆续续地端了上来。牧牧喜欢面食,我倒是没那么喜欢。这酒楼小二也是人精,牧牧面前放着一盘馒头,我这儿却是一碗白米饭。牧牧拿起馒头,看着我面前的米饭,啧啧赞叹不愧是京城第一楼,不过来过两三次就把客人的喜好弄清楚了。
我拿着勺子和放在一旁的空碗,盛了碗汤给她递过去。”若是你这前两三次都在大堂吃饭,他们可记不得你爱吃面还是饭。“她把汤接过去,就放下了嘴里嘟囔着说自己不爱喝汤。
我也不管她,每次吃饭总要让她喝上一碗汤,这天寒地冻的,先不管汤有什么疗效,喝完总是能暖暖身子。我又盛了一碗自己喝着,一口一口抿着,喝进去倒是通身畅快。
”我们这是不是来早了,都吃了好一会儿了也没见迎亲队伍走过。“
”八成也是迟了,早就走过了。“
”这也太早了吧,我怎么没想着问问九师兄他们是什么时辰成亲呢。“
”你问他也未必能知道。“
正说着,就听见远处响起鞭炮声,然后敲锣打鼓的声音越来越近,牧牧匆匆放下手中的筷子,趴到窗沿探向外面,我也放下原本捧在手中暖手的汤碗,走去和牧牧并肩站着。一时间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骑着高头骏马走在轿子前的郡王笑着对街道旁祝贺的老百姓点头示意,轿子后是担着嫁妆的长长队伍。穿着喜庆红衣的队伍由远及近,再慢慢离开我们的视线。过了好久,还能依稀听见鞭炮声。身边的牧牧乍舌夸赞这排场,我再一旁附和,说是十里红妆也是不过的。冷风把我鼻子都吹僵了才把最后一个担着嫁妆的红衣家丁给送出视线之外。
牧牧突然转头看向我,“华灯,等我出嫁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般热闹。”我楞了一下,点点头,“肯定是比这还要热闹上十分的。”“届时你会不会想我。““会。“
她不再说话,愣愣地看着窗外。我也陪她一起看着,她看着天,我就抬头仰视,天空灰蒙蒙的,偶然有几只不怕冷的鸟划过天际,隔得太远,不能识别是什么鸟,只能从黑影那展着上下扑棱的两边,断出那是翅膀,进而断定那是小鸟,不是远处的娘亲追打淘气的孩子不得而扔的棉鞋。
仰脖子累了,我就低头看看人来人往的街道,还是一样的人声鼎沸,不会因为成亲的队伍走过了而变得冷清,也不会因为谁的悲伤而小心翼翼。牧牧,背着孩子乞讨的老乞丐,还有下面站着看着成亲队伍消失的那个拐角一动不动的杀猪王家公子,谁的难过凄苦,都不会影响这个世界的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