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四接口:“要按你那么说,蝗虫就是虫子,那找个能吃虫子的,不就行了!”
影五一拍大腿:“哎,我想起来了,我娘曾养过鸭子,我见鸭吃虫吃得很欢……”
影六指着影五:“谁说只有鸭子吃虫子了,我见过鸡啊、鹅啊,都吃虫子的。”
我冲着这些侍卫们竖起大拇指:“你们说的都对,家禽们都吃虫子……这就是大自然‘一物降一物’的道理,万事万物生生不息,都是有相生相克之法的,若蝗虫说到底就是虫子的话,那么家禽就是克制它的法宝……”
我所不知道的是,赵元侃在屋里自言自语道:“家禽吃了蝗虫,就能把自己喂饱,长得肥大后还可以成为百姓的食物,阿舞,此法妙啊!”
……
随后一些天的行程马上变得热闹起来,因为我们的队伍中又增加了好几十车的鸡、鸭、鹅,还有一些养这些家禽的人……
当我们最终抵达边境后,由于提前做足了“功课”,所有人均未被眼前满天飞舞的蝗虫所吓倒,特别是赵元侃,他胸有成竹地指挥当地县令向百姓们宣传“灭蝗之法”并很快取得了成效,其中的“篝火诱杀法”扑灭了蝗虫十几万担,而“家禽吃虫法”更是让上万只鸡鸭鹅取代人类成为真正的“灭蝗”主力,将蝗虫吃得干干净净。
由于蝗虫吃光了边境百姓的早稻和刚刚长成幼苗的农作物,赵元侃还开仓放粮分发种子,鼓励百姓重新种上应季作物,同时他还将上万只家禽分发到受灾最重的地区,帮助百姓渡过难关。
很快,边境各州县的感恩折子递到东京汴梁皇宫,各级官员纷纷上书,一为叩谢皇恩浩荡,二为表功。虽然此次蝗灾是史无前例的严重,但在韩王的带领下,他们实施了行之有效的“灭蝗之法”,再加上朝廷能及时地开仓放粮和分发家禽,各地均未出现百姓流离失所的情况。
接到奏折的皇帝赵炅龙颜大悦,不仅下旨奖赏了一众官员,还专门褒奖了赵元侃,除赏赐金银布匹等财物外,更是将赵元侃的王爷封号由韩王进封为襄王,并加授荆南、湖南节度使。
赵炅本来是对老三元侃这个儿子极为恼火的!老三不象老大那样和他极像,也不象老二那样合他心意,本以为老三是个唯唯诺诺之人,没想到老三几次在殿前开口都让他怒火中烧!老三先是阻挠北伐再是抗婚,再后来更是不理他闭门思过的旨意,在新婚第二天就离开了汴梁,扔下新婚的王妃不管不顾……想起那个新婚的王妃潘氏,赵炅就想起来了潘美;想起了潘美,赵炅就想起了杨业;想起了杨业,赵炅又揪心的痛,那是多么好的一员猛将啊……可是,赵炅又不得不私底下承认,老三当初之所以惹怒他,就是因为极力阻止北伐,若当初能多听听老三的建议,他或许不会损失三十万兵力,也不会损失杨业等众多名将……
赵炅之所以重重地褒奖赵元侃,还因为他收到奏报,说是辽国南京道一带的灾情更为严重。由于被授予辽国南面行营总管的耶律休哥没有处理蝗灾的经验,百姓们流离失所,纷纷向北逃难,还有一些百姓甚至逃向边境,想进入大宋避难……赵炅想想就想笑,同样是面对蝗虫,同样是面对天灾,他大宋终于“打赢”了辽国……赵炅特别想看看耶律休哥吃瘪的惨样……
而此时的耶律休哥确实挺惨的!!面对铺天盖地、密密麻麻的蝗虫,他感觉从未有过的无助!虽然他在带兵打仗上计谋无数,可是面对蝗虫,他却束手无策。更让他感到无助的是,虽然他一度很受百姓的敬重,但是蝗灾一来,民间竟然有传言,说是因为他得罪了哪路神仙,才让从未发生过蝗灾的南京道遭受如此重创,更有传言说是因为耶律休哥杀戮太重,上苍才不眷顾他掌管下的这片土地的……虽然耶律休哥连发几封八百里加急文书,向萧太后禀告灾情严重要求朝廷同意开仓放粮,可是许多百姓仍架不住对耶律休哥的失望,举家北上……
耶律休哥所不知道的是,放言他得罪神仙、放言他杀戮太重的,不是别人,正是辽国皇帝耶律隆绪!!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