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在想,忆封国幸得陛下您这一明君,不然臣的脑袋早就搬了家。”
封启闻一甩袖子,白亦凉猝不及防地又吃了一口土。
卧槽,她这一天吃土都快吃饱了。
“行了,别调侃朕了。”
白亦凉低头的瞬间,将口里的土吐了出来,淡定地对皇帝进行仰视。
“商人的地位不高,却喜欢在成为一代名商后,做一位温文尔雅的儒商,并将自己的儿女送入天下最好学府,陛下可知此事因何而起”
封启闻的确没有将心思打到商人的头上过,甚至是忘了有商人这个职业的存在。
如今经白亦凉这么一提点,突然恍悟。
“难倒是为了与我国签订了的条约作对?”
白亦凉摇了摇头,无语,完全没搭上边,她表示很想知道这个国家是怎样一直坚持到今天还没有被灭的,“他们地位低,虽然这个重武轻文,但民间不乏喜欢吟诗作对,想要为朝廷贡献一份力的人。而文人的地位也不过是仅次于武者,商人们没有天赋就只能追求这个比武者低一个层次的身份。如果我国开科举,并在考试方面给予优惠,相信商人是不会拒绝这样的条件。”
封启闻勾起了一抹弧度,“还真是喜闻乐见,朕可从来没见到任何国家有过这种政策。”
白亦凉慵懒的嗓音低笑出声,“正是因为其他国家没有先例,就好比一群人在沙漠里找到了一片绿洲,而这群人永远都不会忘记找到绿洲时的喜悦。我国就是这片绿洲,我们像绿洲一样给他们一定的优惠,一定的名誉。”
人道祸国殃民,少年完全充分的解释了这个词。
封启闻阅人无数,竟有一瞬间被眼前这个似妖的少年迷晃了眼。
毕竟姜还是老的辣,封启闻很快从白亦凉的美色中回了神,再者封启闻不是个迷恋美色的人。
“说吧,爱卿想要朕怎么做。”
白亦凉,“臣认为,陛下应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按照一年里所有生产的总量,来发放纸币,并与其他国家通商,打破时空限制,给投靠我国的商人一系列优惠政策,臣相信不久以后,我国会靠商品经济充实国库。”
封启闻,“此法的确可行,不过与其他国家通商,恐怕……”
白亦凉,“陛下放心,如果我国吸引了商人,经济发展起来后,不少国家会纷纷效仿,恐怕到时候想要和我们国家通商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