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习惯性的窝在母亲的怀里,摇了摇头,“不知道。”
说完这句话后,她似乎又想起了什么,仰起头看着皇后的下巴:“十七听说,是因为皇祖母要把姑母送到很远的地方去,姑母不愿意……”
皇后脸也沉了一下,但又很快恢复自然。她拉过十七的小手,轻轻握着:“十七只答对了一半儿,这个中原因,你还小,不懂。何况她出言顶撞你皇祖母,乃大不敬……”
听到皇后又在讲无尘的不是,十七条件反射般的从皇后怀里挣脱出来,两只小手紧紧的捂住耳朵,喊着:“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十七不想听你们说姑母的坏话,你们都坏!”
她的眼里泛着泪光,正在极力忍着,仿佛下一秒就要哭出来似的。
一旁皇后的侍女见状,想要为皇后辩解两句,可刚一开口就被她给怼了回来,顿时,屋里只剩下“我不听”三个字的声音。
侍女们连忙去哄这位小祖宗,伸手去给她擦眼泪,不料被她一手拍开,转身掀起门帘就跑了出去。
别看十七人小腿短,跑起来却贼快贼快的,皇后的好几个宫人一起追都没追的上,个个跑的气喘吁吁的,垂头丧气,又怕皇后责罚,只得在宫里到处找,就怕她遭遇什么不测。
当然,她们的顾虑多余了。
这里可是坤宁宫,皇后的居所,谁有那熊心豹子胆来这儿撒野?何况十七被那么多的人宠着,谁若是伤了她,即使有百条命也是不够死的。
坤宁宫这么大,十七这么小,她在宫里绕了半天。如果你作为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着看这一切,那么你根本不会知道她要去哪在找什么。
她像一只无头苍蝇似的到处乱转,一边跑一边认路,希望能早点找到她要去的那个地方。
十七为了甩开她们而选择了走小道。
前夜才刚下了一场鹅毛大雪,道路上再次铺上了厚厚的一层雪。十七深一脚浅一脚地跑着,半道上没看清路,结果左脚绊着右脚,“噗”的一声摔在了雪地里。
好在地上全是雪,摔下去也不疼,只是雪渣子粘在衣服上和露在外面的皮肤上很是难受。
若是在平日里,她定会觉得十分委屈,然后放声大哭,等着是侍女们拿好吃的来哄她。
此时此刻,她却并没有在意那么多,只是自己爬起来,拍了拍身上的雪,连脸上的眼泪也不及擦汗,就继续往前面走。
她不是要去找她的父皇,更不是要去找皇太后——她的祖母,而是去往一个很普通的地方——下人们的住所。
雪路并不好走,更何况还只是个几岁的娇生惯养的女娃娃?
小姑娘的脸蛋儿红扑扑的,两颊有些裂纹,那是被凌冽的寒风摧残所致。她跑得很急,好似身后有饿狼猛虎一般,头发也被风吹得有些凌乱了。
她要找的正是她的教习姑姑崔氏,一个三四十来岁的女人,在宫外有兄长一家和寄养在兄长家的女儿,和十七一般大。只因她身处宫中,常年不得与骨肉相见,便把十七当自己的女儿来对待,一心一意的教她学习礼仪知识。
十七打小就心灵手巧,心细如发,小小年纪便知崔氏的态度,对这位“老师”也十分友好。
其实有的时候在她心里,崔氏也算是她的第二个母亲,不像皇后对她那么严厉苛刻的母亲。
雪地上的小人儿跑了好久好久,跌了好几跤都没有哭,又继续爬起来往前面跑。
终于,她在一排俨然的屋子前面停住了,眼泪却“哗”的一下涌了出来,如决堤的洪水,止也止不住。
屋里的妇人听到外面的动静,疑惑的推开房门,却看到十七站在她的门外,哭的伤心。
小祖宗哟!她哪受过这种罪?
崔氏心疼的揪眉,连忙把她抱进屋里,拿出一个手炉给她暖手,还找了件前段时间为自己女儿做的衣裳给她穿上。
她拭去十七脸上的泪水,将她身上的雪拍拍干净,又把她抱在怀里,柔声问她怎么了。
十七抽抽噎噎,断断续续的给她讲完了事情的因果,又在崔氏的怀里哭了起来。
方才见十七觉得好生伤心,着实把她吓了一跳,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呢!没想到,就为这个……
她搂着十七,安慰了她好一阵子,直到她情绪稳定下来,才跟她说起正事。
她家公主心地善良,知道无尘被太后软禁在府里,便想尽法子要救她出来,虽然力量微小,但她还是尽力一试。
既然如此,崔氏想不帮都不行。
她叹了口气。
“殿下知不知道刚才你那样做很不妥?”
十七摇头。
“那殿下现在肯听奴婢的吗?奴婢也许可以助殿下一臂之力,虽不能救出长公主,但也还帮得上忙。”
十七点头。
崔氏把十七放下来,带着她去跟皇后请罪。
这事,首先得让皇后不生气了才好办。
她的法子可能有一点险,但是若是皇太后生气了,有皇后兜着,方能有惊无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