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郡侯府
赤壁大捷让孙权喜忧参半,喜的是江东危机解除,未来数年都没有被吞并的可能。忧的是,周公瑾又建立了盖世功勋,在江东乃至天下势头已然超越了他这个江东之主。
他一边叹气,一边摸着自己的香案,这位置他如坐针毡。
周瑜不日就要班师回朝,他还有装作高兴的样子去犒赏他。
步练师带着大虎走了进来,大虎一下子扑到孙权怀中:“爹爹,你把循哥哥召进府来陪大虎玩,好不好?”
大虎已经八岁,小家伙生的像步练师,特别玉雪可爱,活脱脱一个美人坯子。
孙权摸着女儿圆滚滚的发髻,笑道:“我们大虎就那么喜欢与循哥哥玩?那好,爹爹一会儿将周循周胤二兄弟一起召来。”
听到周胤的名字,大虎跟炸毛一般,小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一样:“不要,大虎只要周循哥哥,周胤弟弟比小虎都小,我们还得让着他,不要不要。”
孙权听着女儿的稚言,笑着刮了刮她的小鼻子。
一旁的步练师严肃道:“大虎,平日里娘亲教的你道理,你都忘了吗?你怎么能因为周胤比你小,需要让着他,就不跟他玩?因为弟弟比你小,你是姐姐才要带着他一起玩耍。你明白吗?”
面对娘亲的指责,大虎被吓得不轻,都说严父慈母,到她们姐妹俩身上就变成了严母慈父。父亲孙权一向很疼爱小姐妹俩,即便她俩做错了事,也从没有一言半句的责怪。恰恰是母亲步练师,从小对她们要求的非常严格。那年,小虎闹脾气不吃饭,步练师知道了非常恼怒,罚她一日不许吃东西,后来险些将小虎饿昏。孙权得知后和步练师大吵一架。
但奇怪的是,步练师对周瑜的两个儿子甚为慈祥。凡吃穿用度,大虎小虎有的,都不会少他们一份。
“娘亲不要生气,大虎谨遵娘亲教诲!”大虎低头喃喃道。
步练师俯下身子摸了摸大虎的小脸蛋,温和道:“这才是娘亲的好女儿,一会儿娘亲带你和妹妹到周伯父府上玩。”
半个月后,周瑜班师回朝。
吴郡的百姓们都来城门口迎接他们的都督,孙权盛装早早等候在城门楼上。周瑜的部队距离城门明明还有一段路程,城下的百姓都已经沸腾了。
都督万岁!
都督威武!
这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听得孙权非常的刺耳,他这个主公站在这里竟像个透明人。
身后的张昭上前一步,伏在孙权耳边,添油加醋道:“主公,您听听,这周瑜的势头已经盖过我们了。”
孙权不语,依旧保持着微笑望着城下浩浩荡荡的军队。张昭见状只好向他施了一礼,然后退到一旁。
周瑜穿着一身白色的战甲,骑在马上,望着城门,感慨无限。数月前他就是从这里兵发赤壁,数月后,他带领着军队凯旋而归。他和置儿在战场上携手的日子犹如昙花一现,最终还是别离。
周瑜行至城门口,孙权早早地从城楼上走下,朝他迎了过来。
周瑜潇洒地下了马,跪在孙权面前:“末将周瑜拜见主公,主公亲来相迎,公瑾不胜欣喜。”
“公瑾快请起!”孙权亲自将他扶起,握着他的手,深情道,“公瑾,你在赤壁大败曹操,救我们江东百姓于水火,孤才要感谢你呢!”
“主公之言,让公瑾汗颜!”他回头望了望他身后的士兵,“此次大胜都是大家的功劳,公瑾不敢一人居功。尤其是黄老将军,他为了帮助公瑾,双腿断裂,他才是此战的头一号功臣。”
黄盖听了此话,泪眼婆娑地被人搀扶到孙权跟前,他欣慰地看了看周瑜:“主公,是都督谦虚了,若非他和夫人运筹帷幄,通力合作,我们不可能大胜曹操。”
听了夫人二字,孙权整个人都不好了,急忙问道:“夫人?是谁?”
“启禀主公,置儿没死,她还活着,若不是置儿冒充蒋干,我不可能那么顺利的除掉蔡瑁和张允。”周瑜道。
孙权朝后面张望了一番,并没有看见李置,便问:“公瑾,怎不见夫人?”
“置儿她又走了。”周瑜低落道。孙权则长舒了一口气,听到李置还活着,他的心拉起了一级警备,要是她回到吴郡一定会追查孙策的死因,万一查到他,那可不得了。
孙权看到周瑜如此失落,便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公瑾,都说缘许三生,孤相信你和夫人终会再重逢。”
于是他一手拉着周瑜,一手拉着腿脚不便的黄盖,一同进了城。
得知今日周瑜要来侯府,步练师一早就坐在梳妆台前打扮。最终她换上了一套鹅黄色的衣衫,还特意把陪嫁的那对赤金耳环戴上了。虽然孩子都已经八岁,但步练师依旧风华绝代。
大虎小虎一起走了进来,向她施礼:“女儿见过娘亲,娘亲今日真漂亮。”
“你们俩也得去打扮打扮,今日你周伯父得胜归来,娘亲带你们去见见他。”步练师一边对她们说,一边给她们整理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