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会在这天一次把鱼捞完,只是会选出一些较大的鱼,捕够一定的数量即可,剩下的还要留过年的时候再打一次。之后,会在鱼塘边按每家的人口数来分鱼。至今,她还能记起当时混杂着烂泥味儿的鱼腥味,还有乡邻们淳朴的快乐笑脸。
这曾经是春节和中秋的重大节目,后来,也许是因为生活条件慢慢好起来了,要加个什么菜的上街买也挺方便的,鱼塘也就荒置了。
其实,那时乡下过中秋也没什么特别隆重的,杀鸡杀鸭弄弄几个简单的饭菜,晚上再吃吃月饼什么的就过了。令她怀念的是,那时每家每户小瓦房的烟囱里冒出来的袅袅炊烟。每当这个时候,母亲就会在厨房里准备晚饭,而父亲则在屋外,用铁丝和掏空的整个柚子皮给她和弟弟做灯笼。。。。。。
直至去年的时候,父亲还是会帮她和弟弟做柚子灯笼,只是现在,她不能回去了,想想不免有些哀伤。渐渐地,她开始意识到自己必须舍弃和失去一些东西,哪怕很不情愿。
至于陆明的老家,他也没有说要带她回去过节。他家里的情况,她很少听他提起过。只是听他说过他的父母从小就离异了,他是跟着父亲和后来的继母一起生活的。他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妹妹,比林映雪还大一岁,因学习成绩不怎么好,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了。
陆明和她说过,他和他父亲跟继母的关系不怎么亲,甚至是有很大的隔膜。听他说,在他两岁多的时候,他的亲生母亲被他父亲拐卖到外地去了,而且他现在的继母还是帮凶!所以,他很少回家,也不想回那个家,所以他也没有带林映雪回去过。
他不愿回去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由于,陆明从小特殊的家庭环境,他历来都是很好强,好强得有些虚荣。他当初不听父亲和继母的管教,执意辍学出来跟了表叔学手艺,他不想伸手跟他们讨要学费和生活费,那样会让他觉得他背叛了他的亲生母亲。他总是梦想着有一天,靠他自己在外努力的打拼,风风光光的衣锦还乡,在乡邻们面前证明自己这个没了亲妈的孩子照样很出息。
对于不回他老家过节什么的,林映雪也没什么异议,本来她也没有多想去他家,本来就对陆明没什么感情,加上他所说的他家的情况,觉着去了也没什么意思。
当初,林映雪妥协和陆明在一起的时候,多少也是带着一些同情的成分的。因为听到了他说的自己不幸的身世,觉得他也算是大半个孤儿吧。心想,他这样的人应该更懂得珍惜家庭的,跟着他过,想必也不会怎么亏待她的。跟着一个爱自己的人,总比跟着一个自己爱着他,对方却不爱你的人强一些。两个勉强算是同病相怜的人在一起,多少总会“惺惺相惜”吧。
虽说林映雪养父母一家待她如亲生,但内心还是渴望着能有一个完全属于她的有着真正血缘的家庭,当然,这种想法并不影响她对养父母一家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