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随着易大家口阔大,官事繁忙,一年到头兄弟二人也极少见面,见面也说不上几句。便是开口,易大就问易二教书婚姻如何,易二均无言以对。后易二索性就不上本家来,只在乡间僻居。
如此春夏秋冬,昼夜飞逝,转眼间易家已经四世同堂,易大都做了爷爷。此时乡间渐渐传出有一人能观天算命,农需日时如下雨刮风都十分灵验,还帮大家躲过了几次干旱蝗虫天灾;且与人测算时运机数,尤其是能否考取功名娶妻生子,都相当准确。易家上下听闻此事时,一时都反应不过来这个人,竟是易二。
易二的名气还越来越大,有次县太爷建新房请易二相看风水,易二很快选了一地,开工立基时发现底下有一小银矿,县官大喜,将易二奉若神明,要求无不应。此事也不胫而走,让易二更加名声大噪。据说易二因此求请县官助印一书,说是他多年心血,希望流传万世,利益后人。这本书很快便传开来,众人争相借阅,或者抄写。但据说没有人看得懂,上面许多奇怪的符号。于是易二开设讲堂,传授内容,每次爆满,只是听者多,而习得者无,因为易二说光听课就需至少三年,仅这一事就难倒无数,能坚持者寥寥。
尽管如此,易二的学生还是比正经学堂的人数多了。四里八乡源源不断,都觉得听上一句两句也是好的,毕竟是天地人命,有一点点知识也可能有帮助。
终于某日,易大也忍不住去了易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