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义身穿龙袍,从堂内转而出来,径直来到龙椅处,左手微扶龙头,霸气的端坐其上。
宋皇后双手捧着传国玉玺,郑重的将其转交给王继恩,其接手后,转身上台,将大宋国玺放在了龙椅之旁,冲着望来的赵光义讨好一笑,继而尖声道;
“众臣觐见新皇!”
众臣皆是狐疑,互望着,不知该如何是好!
王仁赡见此情形,微拔利剑,“铿----”利剑出鞘的声音打破寂静的朝堂,众臣恍然,纷纷跪拜。
赵德昭,赵德芳二人目露不甘亦是不情不愿,奈何形势比人强,随着众人屈辱的跪拜,口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赵光义会心一笑,一挥右手,爽朗道。
随后,王继恩朗读圣旨,道;“先皇文韬武略,治定功成,创业垂统之军,道德仁义遗风,谥号“英武圣神德皇帝,庙号“太祖。”
王继恩读完后,又拿出一份圣旨,继续道;“新皇登基,普天同庆,封宋皇后为开宝皇后,
封赵德昭为武功郡王,兼永兴军节度使,
封赵德芳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
封赵匡美为齐王。
封沈伦为右仆射
封卢多逊为中书侍郎,
封曹彬枢密使兼同平章事,
封潘美为宣徽南院使,
改元太平兴国,开仓济民七日,大赦天下!”
众臣各怀心情,叩拜谢恩,同时为太祖发丧,开封城内乌云压抑着太阳的晨曦,丝丝缕缕,伴随着三万响的钟鸣,祭告天地!
晋王赵光义迫不及待得违反祖制,太祖先去的当年,便急忙改元,古之未有!
赵光义亦是改名,赵炅,寓意火光明亮,扫除阴霾,重开天地。
赵炅退朝后,派出心腹大太监王继恩亲自去喊住了与众臣一同准备出宫的中书侍郎卢多逊,在众臣羡慕的眼神中,卢多逊故作谦逊的失陪而去。
赵炅早已经在御书房等待卢多逊,见其前来之后,一挥手,众人齐退出殿外,独留二人密谈。
卢多逊拱手施礼道;“微臣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炅刚坐上皇位,这个最常见的礼仪,却是润物无声的马屁,拍的甚是妥当,赵炅表情一缓,轻咳一声,故作姿态的让其平身。
“爱卿,朕心甚忧啊!”太宗不无忧虑的轻声叹息道。
“圣上新近登基,可喜可贺,何忧之有?”
“朕忧国政不稳矣!爱卿,须得助朕啊。”太宗忧虑道。
卢多逊微微点头,沉默片刻,少顷拱手道;“微臣有四策,可保陛下高枕无忧!”
“哦,爱卿试言之。”太宗欣喜地连忙让其快言。
卢多逊一整神色,严肃着说道;“第一策,陛下依然用过,正是加封群臣,稳定朝堂,第二策,乃是著书修史,以正视听!”
太宗听到此处,晓得卢多逊的深意,轻咳一声,却左顾而言他道;“唐末经历五代之乱,书册图籍丢弃甚多,确应重新编纂,这件事就交给爱卿来办,莫要辜负朕的厚望!”
“微臣领命。”卢多逊欣然领命,新皇继位,将如此重要的事情交给他,宠幸非常,进而继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