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元成帝有意将普救寺迁至上京,但寺中主持齐祖禅师秉持寺规,并未同意。
元成帝也不强人所难,毕竟佛祖有灵,若强行迁寺,只怕会被佛祖怪罪,只好悻悻而归。
但自此后,普救寺内的香火便旺了起来,每年来此求神拜佛的人络绎不绝,传闻是凡有所求,皆得到了应验。
陆展白自是不信这个,他这一生命途多舛,倘若真有佛祖,便不会让好人枉死,恶人当道了。
所以他不信佛,只信他自己。
至于他今日为何来此,自然也不是求神拜佛的。
因为他们来的有些早,普救寺也将将开寺,所以前来上香的香客并不多。
在寺院中打扫庭院的小僧弥瞧见他,连忙放下扫帚,双手合十,低低念了声佛语。
“阿弥陀佛,陆施主,方丈正在佛堂内诵经礼佛,还请您先去化业亭稍等片刻。”
陆展白抿唇不语,吴惠忠倒是惊讶起来。
“忘忧大师早就料到我们会来?”
小僧弥合掌笑道:“方丈虽久居寺庙之中,但佛法高深,已至天人之境,这世间之事,自然是无一不知,无一不晓。”
吴惠忠惊叹不已,陆展白倒不觉有什么,面无表情地走开了。
化业亭坐落在普救寺东侧,因佛语中“业”同“孽”,所以此亭也叫化孽亭,意即化去一身罪孽,立地成佛。
所以古往今来,凡皈依佛家者,皆是在此完成剃度的。
陆展白第一次来这里,是在五岁那年。
那一天,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世。
那一天,天上下着瓢泼大雨。
他一个人从城中跑到了普救寺,孤独地站在这漫天大雨中看着远处雾茫茫的青山,仿佛整个天下都被他踩在脚下。
那一天,他天真烂漫的少年时光不复存在,多的却是满心魔债。
他记得,他当时就站在这样的雨中,仰头望着灰白的天空,心里的恨随着越来越大的雨,越积越深。
然后,忘忧大师出现了,他是近百年来,唯一可以比肩这普救寺内一代禅师的得道高僧,没有人知道他的佛法究竟有多深。
他年纪小,听不懂那些佛语,什么“心若灭时罪亦亡,罪若灭时两俱空”,于他而言,皆是空话。
没有人知道他失去的究竟是什么,更没有人知道,他将来面对的又是什么。
他要除的,是那些坏人,是世间至恶,是人中之魔。
可他独独记得,忘忧大师当时说了一番话——
“除魔,是杀尽烦恼之魔,当除的,不是外魔,而是心中之魔。”
他还说——
“诸法因缘生,因缘尽故灭,这世上的恩怨情仇,等你长大了,自会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