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了,卖冰确实是一件很赚钱的事,要不是她把钱都花在修院子上,现在手头紧,再加上在所城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店铺,她都想开个冰店了。当然,没有铺子,也还是可以上街头摆摊的。谁还不是一点一点做起,慢慢积累的。但以她现在的身份,自己出面肯定是不行的,就连雇人摆摊她也有些不好意思。
虽说她们一不偷二不抢,靠自己劳动赚钱没什么不对的,但理是这么个理,真做起来,还是有顾虑的。若是传出去,千户大人家,为了赚几个钱,还自己出来摆摊卖冰,那多不好听呀!她杨五花也是有虚荣心,要面子的呢。
小花儿摆摊好啊,比她合适!别人看到了也不会觉得什么,说不定还当小孩子过家家,闹着玩儿的呢。而且在她心里,也的确是有点让她过家家玩的意思在内。
所以她也没有为了多赚几个钱,而给小花儿出主意,任由小丫头自己闹去。毕竟小孩子自发的,和被大人要求的,那是两码事。趁机锻炼锻炼她也好,哪怕亏本她也认了。
至于收小花儿九成的钱,一方面,是气她没有告诉她。虽然小丫头不是刻意地隐瞒,但也的确没有提前打报告呀。另一方面,也是不想让她拿太多钱,怕她乱花,替她收着点。
杨五花就忍不住地想,怪不得现代家长总喜欢替小孩子保管“压岁钱”呢,原来真到了这种时刻,还真是会情不自禁地想要保管的。
不过由于她本来就在培养她们存钱,所以在名义上,她就也没说“替你保管”,而是说“补贴家用”。但她倒也不会真的拿这些钱来养家,只是在私下里,单独找个了罐子把这笔钱装起来罢了。
在几番用余光打量之后,杨五花到底还没忍住,想要逗逗她,便笑问道:“怎么样?要不要雇我来给你们做雪糕?我很便宜的哦!”
杨小花闻言,立马就把头给别开了。
才不要咧!
她自己就能做!干嘛要花那个钱?而且,这个比豆浆雪糕和牛奶雪糕都容易做,煮都不用煮呀,把芭蕉捣烂了加点甜牛奶搅一搅就好啦。
家里没有饼皮碗,也不用饼皮碗,她们自己吃雪糕都直接舀在小碗里吃。而且五姐还特地打了一个专门挖雪糕的大铜勺,挖得好的话,还能挖出一个球来。所以,她们有时候也会把这样的雪糕球,直接叫做雪球。
到时候,把勺子借给养济院的小姐姐用用,让她们一个雪球一个雪球的,往外卖就好啦。
至于价钱,她也想好了,一文钱一个球。
按六姐的说法,这个价格,超便宜的!不过,芭蕉是自己院子里长的,牛奶也是不要钱的,所以,卖一文钱,也不亏本。当然啦,能卖贵一点,那就更好啦。
但是可惜呀,那几个小姐姐虽然比她还大了两三岁,但是算数可不好。十以内的,她们还能掰手指头数一数,但超过十的,就不会算了,甚至连数数都能数错。这要是把价格定高了,她们算不清楚,让她亏钱了怎么办?她可是输过钱的人,那种感觉,现在想想,还会心痛呢!
所以,她小仙女只有摸着小心口,忍痛卖便宜些啦。
说起来,也真是奇怪了!明明就很简单啊,她们怎么就算不清呢。一二三四都会数,那么超过十了,不就是在“一”前面加个“十”字吗?十一十二十三呀……到了二十,那就把“十”改成“二”呗。不就是往单个数前面加一个字吗,怎么就搞不清了呢?
杨小花又是摇头又是叹气,觉得她实在是想不明白。完全忘记了,自己小的时候也同样是数不清的。有些东西,看着简单,但没人教,真的就是不会呀!
没办法,在养济院长大的孩子,看着手脚勤快,但智力却不一定跟得上,毕竟这个和营养也很有关系。虽然她们有吃有穿,但也只能保证饿不死、冻不死而已,想要吃好穿暖那也是一种奢望。所以大孩子们都乐意跑出来干活打工,虽然基本都是白干活,但基本都会给口吃的,运气好的话,还能沾点荤腥,甚至得一件人家不要的旧衣裳穿穿。
其实不光是这些养济院的孩子,在村里长大的孩子也是一样。一些穷人家的孩子,从小就缺吃少穿的,也没有人教,很多孩子别看干活已经很麻利了,但还不一定会数数。甚至还有的,到五六岁上下,说话还不利索的,也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