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最新地址:www.88dushu.net
88读书网 > 风吹杨花满园香 > 第342章 大家都忙

第342章 大家都忙

洪塘大湖初看新鲜,但看久了也就那样。孩子们可不像杨五花那样,静静坐在船头,对着湖面就能发半天呆,她们更多的是在船舱里下游戏棋、看杜大妹他们打鱼,或者干脆拿了鱼竿自己垂钓玩。

这堆孩子中间,还包括非要凑上来一起玩的周可心和孙百年。杨小花几人不在的这段时间,可把这两小家伙无聊紧了,几乎天天都要跑到所衙门口张望一下。好不容易把玩伴盼回来了,这头几天,竟然还有些久别重逢、难舍难分的意思。

唯有小久儿,时不时的,要缺席一下。

杨五花这边忙着玩乐,沈邵风那边则忙着工作。这段时间,大部分的工作都同农作有关。粮食收割之后,还要检验、称量,登记过后,该入库的要入库,该下发的要下发。官有官仓,自己也有私仓。虽然这些都不用他亲自动手,但他也需要适当地了解一下,再各处巡视一下的。

毕竟,种地也是他们的本职工作之一不是?

普通军户之家,不光要给自家耕种,还得给长官耕种,沈家的军屯田也是如此。平时地里的杂活,除了那几个守地的老长工,其余都由屯田丁打理,只有到了农忙时节才会加雇几个短工。

至于工钱,可以选择拿粮,也可以选择拿钱,甚至还可以钱粮兼半,选择性很高,所以附近的村民都非常乐意给军户们打工。

每当这个时候,养济院的孩子也同样会出来打工。当然,他们是免费的。没办法,谁让他们平时就是由朝廷养着的呢?帮官家干点活,自然不会给工钱。这就好比民户服劳役,不但没工钱,还要自带干粮,是一个道理。

一般的府县,在养济院长大的孩子们,满十二岁后,就会被迁出去自行谋生,一般来说,会被送去当地的寺庙住宿和学艺。洪塘湖的养济院有些不同,男孩子长大以后会被直接编入军籍,所以如果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般到了七八岁上下就会开始习武。当然,只是受训,平时依旧吃住在养济院内。

入了军籍,就要耕种军田。所以,他们从小就会被安排下地干活。重活干不了,收拾收拾垃圾,捡捡稻穗麦穗,撒撒种子,割割猪草马草,农家孩子能干的活,他们也都会干。听上去,这里的孩子似乎过得比别处养济院幸苦,但也不像某些地方明着福利,暗地里却在克扣、虐待。撇开本人的意愿不谈,起码已经有了一条可以预见的出路,比自己在外辗转谋生要强一些。

而事实上,由于军户之家劳作幸苦,一些有条件的家庭,也会愿意收养孤儿,毕竟他们小时候的口粮是由军中统一供给的,稍稍长大就能帮家里干活了。

女孩子也不例外。稍稍养上几年,就能帮着做些养鸡喂猪、打扫缝补、做饭送食等工作,甚至稍大一些的女孩子,也同样有可能会被安排下地干活。而且这里的养济院,还会把她们直接养到成婚年龄,然后由官媒牵线,由所衙出资,配给单身的军户为妻。在这个不能自己找对象,只能盲婚哑嫁的时代,也算是一种生活保障。

洪塘湖同杨柳湾一带不一样,这里耕牛普及,特别是军户之家,家家都有,不像杨柳湾一带,一个里能有一二头牛就算不错了。虽然可以去借,但都得排队,而农时又只有那么几天,为了不耽误时间,大部分农户依旧会选择人力拉犁。

而在洪塘湖,犁地因为有了牛,最重的力气活解决了,其余农活并非一定要男人,但凡有些力气的女子都能干。在一些劳力少的家庭,妇女甚至还会被当作男丁来使。也是因为如此,比起其他地方,洪塘湖妇女的地位也相对来说,会几不可见地高上那么一丁点儿。甚至连大家雇佣的短工长工里头,也有一部分是妇人。自然,工钱上头,是会比男人要少上那么几文的,但好歹对于一些孤儿寡母来说,也算是多了一条出路。

可以说,在洪塘湖,只要肯吃苦耐劳,不愁找不到活干。苦亏苦,但都能有口饭吃。

就连那些孤残老人,亦同样会被安排一些力所能力的工作,比如照顾幼儿、洗衣做饭、扫街看门等等,只有实在动不了的那些,才会留在养济院里默默地熬日子。

沈邵风手下就有两个长工,都是残退下来的老军丁,平时就住在田头搭的小草屋里,看守田地。比如,今年特地腾出来种的那一块西瓜地。

沈家的军屯田多,农作物的种类也多。收了这个还得收那个,种完这个又得种那个,总之,大家都忙个不停。

杨五花想着天气炎热,每日都会煮几桶薄荷绿豆水或者盐糖水,让人给在田里劳作的长工短工们送去。这其中,又以盐糖水居多。毕竟这个做起来比绿豆方便,拿热水就能泡,而且还能补充体内盐分和糖分,更适合长时间在烈日下干活的人群。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88dushu.net』
相邻小说: 人类养成计划 大佬拯救计划 迪迦世界的最强假面骑士 残暴魔法师 重生第一宠妃 睡梦预言师 镇上的牧师是死灵 游幻记 全球雷击 领主大人是吸血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