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锤没有再来铺子里拿过东西,袁满这些个小首饰,总算是进了杨五花的首饰匣子里。
拿人手短,见袁满这样积极的想要同她合作开店,杨五花也不好意思不搭理,只能开动脑筋,帮他出出主意。
“要不,试试茶餐厅如何?别家卖茶叶茶,你就卖奶茶,别家卖盐水鸭烤鸭,你就卖油鸡盐鸡白斩鸡……”
杨五花在现代,是江南小镇子里长大的孩子。在她们老家做菜,调料以葱姜蒜为主,辣椒大料之类,基本是不太有的。是以,同样少有大料的港式茶餐厅,便很对她的胃口。
在杨家小院,杨五花虽说不干什么家务,但饭可没少做。除了她现代老家的家乡菜之外,做的最多的,估计就是这些家常粤菜了。
本就是特地学过,又经多年实践,手艺可是精进了不少,早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只会做简易版的新手了。
豉油鸡盐焗鸡之类的烧味,都是她拿手的,就连叉烧,她都拿平底锅反复琢磨过。也许没有专业大厨做的地道,但味道还是不错的,毕竟大家都是外地人,还是没吃过的古人,是分不出什么的。
至于烧肉烧鹅,她倒是不会,不过可以替换成腊味,做成各类煲仔饭。再加些煎炸小炒、靓汤和蒸笼面点,拼拼凑凑的,一个茶餐厅也就出来了。比京师城的茶馆多了正经的主食炒菜,又比那些酒楼多了点心甜品,也算是一大特色。
“我就是这么一说,赚钱还是亏钱,我可不晓得哦。这开餐厅可不像我们这喜铺子,自家的小铺面随便摆摆,你得找个大铺子吧?还得请厨子吧?炒菜的,做面点的,都得搞一个,还有掌柜、伙计、桌椅板凳、餐具食材……投钱的地方多着呢,一时半会儿可收不回来,你真要开,得做好亏钱的准备。你瞧,我们这喜铺子,开了一个月了,也没赚多少银子呢!”世事无绝对,杨五花觉得,做好亏钱的心理准备总是错不了的。
京师城内的酒楼也不光只卖本地菜的,南菜北菜皆有一些,但杨五花说的那些,倒是没有的,至少他袁二少就没吃过。
茶餐厅本就有些快餐模式,菜式家常,可能没有京城大酒楼里的精致复杂,但它可是中西结合,又经过现代美食市场考验。按理,应该是不愁没生意的,但生意到底会有好,杨五花可是心里没底的。
“亏钱我倒是不怕,大不了就当我花了呗,就是……”袁满收了声,在心里补了一句,就是现在手头没钱!
杨五花可不知道这些,见他如此,问道:“就是什么?”
“就是,就是……”没钱这种没面子的事情,他堂堂袁二少怎么能说出口!转动脑子,飞快地找个了借口,说道:“就是我不想管事。”
这袁二少还真的不想管事!他只想开个食肆供他随便吃吃喝喝,再收收银子,再拿这些银子去别的地方吃吃喝喝……
“嘿!你怎么跟我一样,尽想当甩手掌柜了。”杨五花忍不住笑道。
“那是!要不说咱俩合得来呢,这就叫志趣相投,就该合伙做买卖。要不然,银子都我出,你来当打理?也不用像掌柜那样,天天守着,隔几天来铺子里转转就成。”
“我可不成,我还得回杨柳湾呢,你不是有板凳吗,他还会做煲仔饭呢!要不,你干脆开间小食铺,专卖煲仔饭?这样也不用请厨子了,从你家拨两个下人过来,淘米洗菜扇扇炉子的,帮着板凳打打下手,还省钱了呢……”
杨五花想着,这样她还可以提供腊味,再让大姐她们家做点腊肠,大家赚点小钱花花。
腊肠虽然有千多年历史,但此时的风阳和京师一带却未见有卖,还是可以做做的。
很多农家,过年杀猪腌猪肉的比较多,鸡鸭腌的比较少,甚至连鸡鸭都很少吃,都得留着生蛋。即便是杨五花自己,平日里也是买猪肉比较多,家里的生蛋鸡也是不太舍得的,宁可掏钱去买别家的。
况且,古代讲究几代同住,一家子往往有数人或十数人,难得杀只鸡,多数也都选择炖鸡汤,能喝到几口汤,分到几块肉塞塞牙缝就不很错了,新鲜鸡肉还不够吃呢,谁还会想去费那些盐,腌起来存着以后吃?也就是猎户之家不缺肉,才会练得一手熏腊腌制的好手艺。
杨五花想的很美,袁满听了就不乐意了,说道:“那可不成,小的有啥意思!要开就得开个大的,怎么着也不能比沐阳楼小了。”
“那好吧,你就自己开个大的吧。”有能力一口气开个大的,自然是好,反正不用杨五花掏钱。
不管是大的小的,只要有煲仔饭卖,她都是可以提供熏腊野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