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楠确实是刚才听了大婶的一番话,听得蛮有感触的,走回来刚才坐着的椅子上坐下说道:“你刚才没听大婶说嘛?她的女儿嫁到了城里去了,一年才回来一次,丈夫去世了。
女儿又不在身边,孤零零地在这个渔村里面生活,来了两个陌生人她都能这样热情地照顾,大婶也听不容易的。刚才大婶去她女儿的房间给我们铺床的时候,我看了一下,她女儿一个人的床,比大婶的房间里的床还要大呢。
大婶和她丈夫肯定很疼爱这个女儿,想要把最好地都留给她。只可惜这个女儿也是个不懂事的,否则也不会那么久回来一次了。”叶子楠是个有孝心的人,最见不得的,也就是为人子女的没有孝心。
“没想到,你一向心高气傲的,倒是也有多愁善感的时候。”君奕臣有些惊讶地说着,确实是认识君丹朱那么久以来,真的很少看见,君丹朱感触的样子。
叶子楠没好气地白了君奕臣一眼,自己在跟他说正经的事情,君奕臣又不知道说道哪里去了。“算了,我跟你说不通,我去看看大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叶子楠说着便重新站了起来,往厨房的方向走去。
叶子楠进去厨房里面,大婶已经将姜都下了锅了,在一旁等着熬呢。“大婶,有没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叶子楠到了厨房里问道。
大婶见叶子楠来了,责怪地说道:“你这孩子,都跟你说了,厨房这里风大,你在屋里等着就好了,怎么还过来了。不就是熬些姜汤吗?有什么可需要帮忙的啊。”
大婶看着叶子楠跟自己的女儿年纪也差不多,从刚才叶子楠说的话了,也看出来了叶子楠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心里对叶子楠更是多了,几分喜爱。
本来就是素不相识地来叨扰人家的,总不能让大婶在厨房里面忙活,自己跟君奕臣在外面坐着聊天吧。叶子楠走到了大婶的身边说道:“不碍事的,如果真的怕冷的话,那我站到您身边,在锅边有热气,这样就不冷啦。”
大婶见叶子楠那么坚持,便也没有再拒绝她了,而是拉着叶子楠的手,让叶子楠更靠近了自己一些说道:“这里热气大,再往这里靠一点儿。”
叶子楠看样子,这汤还得熬一会儿,便开始跟大婶闲聊了。
“大婶,你说你的女儿出嫁了,她一年就只回来一次?你应该很想她的吧,如果你想她的话,为什么不让她回来看你,或者,你若是不好意思跟她说,我可以帮你的。”
叶子楠虽然在这三年里,一直磨练自己的性格,但是天性的东西确实很难磨灭的,她的善良和热心肠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即使是当初把蔡姨当成了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后来却被蔡姨那样对待,也没有让叶子楠长了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