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经应下亲事,什么时候走六礼?说来,慕容若会不会请弘化公主上书圣人,为你请封县主?既然说来说去都是陇西李氏女,嫁的又都是吐谷浑王室,圣人大方些封个县主应当也无妨罢?”
“这是结两姓之好,又并非和亲,作甚么非得封个县主?封号都是虚的,聘礼与嫁妆才实在。祖父亲自从祖母那里拿去了我的嫁妆单子,说要给我添妆,也不知他想添些什么。”
“你的上一桩亲事被八娘横抢而去,他或许心中正愧疚呢。原本也不是都督的错……八娘犯下这等过错,自个儿倒还满腹怨恨,说不得将来还会倒打一耙,想要对付你呢。如此说来,县主这个封号简直太重要了。不成,我得派人给慕容若送封信才好。”
两人正窃窃私语,李遐玉倏然似有所觉,回首望去,谢琰步伐略急地走了过来。也不知他有什么急事,额角竟微微带汗,一付欲言又止的模样。李丹薇很是知趣地起身,掸了掸裙角:“元娘,我先回你的院子里去。有什么话,咱们晚上再说罢。”
李遐玉将她送走,再转身回望,谢琰的神情已经恢复了平静:“元娘,我想与你道歉。这么些年来,我一直不曾明说自己的出身,并非有意欺瞒——”
“自从与阿兄初遇,我便猜出阿兄身世必定不凡。我想,阿兄不提,一定有不提的道理。都是一家人,也没有必要追究。”李遐玉打断了他,浅浅一笑,“不过,阿兄不妨让我猜一猜?一等二等三等世族门第,‘谢’姓并不多见。名气最为卓著的,自是出了谢安、谢玄、谢道韫、谢灵运等诸多风流人物的——陈郡阳夏谢氏。”
那些青史留名的谢家先人名字从她口中道出时,谢琰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浮动起来,宛如波光粼粼:“呵,昔年名动天下的江南高门陈郡阳夏谢氏,如今也不过是一群或醉生梦死或固执己见的可怜虫罢了。先人荣光与后人又有何干?紧紧怀抱着那些数百年前的声名不放,又有何用?当年谢氏也起于寒微之末,如今衰败至此,却无人敢承认,无人敢再冲出去博一回——”
“有阿兄便足够了。”李遐玉道,“无论阿兄是否陈郡谢氏子,将来也必定会让陈郡阳夏再因谢氏而闻名,不是么?正如——玉郎说不得,也会让灵州弘静李氏出名一样。”
谢琰定定地望着她,忽而展颜笑了起来,宛如春雪化雨:“你说得很是。他日,阿玉于灵州弘静李氏,大概也犹如谢道韫之于陈郡阳夏谢氏。”谢氏延绵数百年,所出之女无数,也仅仅只得一个谢道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