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炎平话一开口,脑中灵光一现,便马上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就是那天中午和尚们来临淄王府里念经喝的那碗粥!陈炎平曾与素贞姑娘讨论过那碗粥的问题。陈炎平一吃就吃出来了,那是刘统亲自教的,几乎与刘统自己做的没有什么两样了,且外面根本吃不着,那是原来旧楚国皇宫里流传的一种做法。如果玄栗和尚真的也是一位皇子,他在吃过那粥之后,他一定也就发现了这一点,于是他根本用不着问别人了,因为一碗粥,已经可以肯定刘统就在六王府。于是用过饭以后,玄栗和尚就回去安排人,打探一下刘统住在哪一个房间,王府守卫严密,他的人手自然是打探不着,所以又找了虚云真人。虚云真人入府后就没出过房门他自然也就不知道了,所以就有了那一天夜里和尚夜闯王府的事,虚云真人为其说好话,放过那些和尚也就都在情理之中了。
陈炎平问道:“刘邦为什么一心要找刘统呢?也是为了那个什么宝藏吗?”
虚云真人说道:“非也,其实不是刘邦在找刘统,而是刘御在找刘统。刘楚四皇子刘御与新楚国皇帝一直不合,所以两人没走到一起,而刘御一直是想在关中起事。起事要银子,所以刘御一直在找刘统,是不是有宝藏我不清楚,但是刘御好像认定了宝藏就在刘统的身上。但在王府里我好像听说,刘统不是有银子的主,他还到处卖家什,也都是一些刘玉良留给他的物件,也许他卖家什就是在掩饰自己一大笔宝藏吧。所以最后刘统才会到你王府里来避难,他刘御再有本事,也不敢贸然来闯临淄王府吧。”
陈炎平点了点头,说道:“刘御怎么会知道刘统的行踪的?而且刘统还经常搬家。”
虚云真人说道:“刘御当然会知道了,当时带刘御离开长安城的禁卫就姓吕,他的武功不错,教出来的两个儿子武功更好,一个叫吕承才,一个叫吕承志。吕承才不知道什么原因又潜回皇宫去了。而吕承志成为了中原豪侠一直在想办法保护刘御。而刘统之子喜好武学,听说了有个中原豪侠吕承志,阴差阳的就拜入他的师门里了。你说刘御知不知道刘统的行踪呢?只要刘离还在刘统的身边,那刘御找着刘统根本不是难事。直到刘离的那个命案案发。”
陈炎平想道:“吕承才?不就是太后那个侍卫吗?被宋第杀死在蓝田县枯井里的人!乱了,全乱了?到底怎么回事?”
陈炎平问道:“那也是刘御在找刘统呀,跟玄栗和尚有什么关系?”
虚云真人说道:“玄栗和尚找的不是刘统,他其实想要找的是刘御,不是说了么,玄栗是有道的高僧,他不想让刘御再起战乱。这些年来他让很多人放下了屠刀,但他最终只是想让他的弟弟刘御放下屠刀。而复国之事,只要天下太平,也无所谓国不国的。”
陈炎平骂道:“这个玄栗真是个王八蛋。”
“你别骂人呀!”
陈炎平道:“当然要骂人了,要是有一日东海王八国入侵中原,也这么想?自古以来敬的全是英雄,项羽虽亡,多少人还在说不肯过江东之事。这叫气节,玄栗知道个啥子。”陈炎平这只是为骂了而骂。对于张兵与玄栗,他套用了两个标准。
虚云真人摇头道:“刚死了一个李其格,还得死了一个刘邦么?贫道真不应该来呀,果真,当初玄丹真人就曾说,贫道下一次再来长安城,必能除却凡尘,了却因缘,没想到还真被这神棍算准了,可未想到是这么一个了却法。”
陈炎平陪笑道:“凡事皆有因果,天地万物,载德厚物,凡人必尽其功,故《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虚云真人看了陈炎平一眼,陈炎平又说道:“若可以,小王会保全玄栗禅师!”
虚云真人摆手说道:“不必强求,强求缘份必定早尽。其实贫道也好奇他为什么这个时候做这样的事?香客里有什么重要的人么?”
陈炎平违心的说道:“一些不重要的官僚家属而已,强行攻寺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各国割裂,以免时局动荡。”
虚云真人问:“他有什么要求么?”
陈炎平苦笑道:“只有一个要求,他要见我!”
虚云真人打量了一下陈炎平,然后摇着头说:“这老和尚……,想不通,想不通。”
陈炎平说道:“所以这才问问您有什么相关的事宜要小王知晓的。小王想下午就去寺中进香。”
虚云真人道:“没有。刚刚六爷也说到了,佛道皆讲究一个渡字,道讲劫渡,佛讲超渡,玄栗渡不了自已,贫道去了只会多添孽业,对修行无益,对玄栗无益,对六爷您也无益,还是不去了。六爷早去早回,将结果告与贫道就是了。希望他真的能自己渡了自己,过了这一道心劫……无量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