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郎君先天不足,生得比平常同龄小儿瘦小些,面孔小得只有一丁点,还不如妇人手掌大,可眼裂极长,睫毛又长又翘,鼻梁也高,竟是隐约看得出他祖母岑氏的模样,阿霞不由又喜又悲。
喜的是,魏王对王妃深怀愧疚,小郎君要真生得像王妃,待魏王还朝,见着小郎君,不怕他不对小郎君另眼相看。能得着魏王爱护,小郎君自然前程大好,纵然比不过魏王亲孙们,外孙辈里头一份是跑不了的。悲的是,王妃岑氏不能亲眼看见。
王妃活着时就疼爱三娘,要能亲眼见着她的孩子,还不知道怎么喜欢呢。
阿霞心中感叹了回,收了脸上戚容,转身将几个乳母一个个慢慢看过,这才把蒋苓的话说了,道是:“郡主选了你们来是为了照料小郎君。照应好了,才是你们的本分。只消你们都尽了本分,郡主也不会辜负你们。”
柳娘子盛氏等人才齐声答应,阿霞脸上就忽然显出些厉色来:“要再有哪个拿着小郎君来讨巧,便是郡主不料理,益阳候回来也不能答应。”
柳娘子听说,答应得尤其响亮。不但响亮,还得意洋洋地把盛氏看了眼,直看得盛氏羞愧不已,几乎把头低到了胸口。
固然一心攀附的是个外强中干的,拎得清的也太得理不饶人了,看着这两个妇人的模样,阿霞心里叹息一声,脸上倒一些不露,转身出去,乳母丫鬟们一并送到门口。
小郎君住的东耳房里的事,都不用阿霞回来禀告,蒋苓转眼就知道。
蒋苓从前的脾性之刚烈,比柳娘子还要跋扈些,顶瞧不上盛氏这样的为人,而柳娘子也不大讨她喜欢,如今几番波折之后,倒是宽容许多,只以为小郎君如今且小,只会吃奶,连着喜怒也不知道,倒也没什么要紧。等孩子再大些,略懂事了,再将挪到自己身边,她看着也就是了。再则,小郎君至少也是日后的益阳候,也该叫他晓得各样人的性情,也免得叫人轻易哄了去,惹所以倒是抛开不提。
盛氏这头讨好蒋苓不成,反受训斥,格外羞愧,又唯恐家里丈夫姑舅晓得她不得重用,更看轻她的女儿丽娘,不得不咬紧牙,不但月例都送出去,连着上头赏下来的衣料点心也托人送出去,好叫蔡旻与桃娘看在财帛的份上,好好照应孩子。
只盛氏却没想到,桃娘自为生的是儿子,日后要为蔡家光耀门楣的,正该好好供养着,长得白胖高壮,日后才能撑起一头家来,而丽娘一个女儿家家的,要吃甚好的,要穿甚好的,所以盛氏送出去的东西,丽娘竟是一点也沾不着边,蔡旻知而不禁。
孩子的父亲这样心硬,家里那些下人们自然捧高踩低,把个文郎捧得如同凤凰儿一样,丽娘好好一个嫡出小娘子虽然不至于挨冻受饿,却也常被忽视。又有,两个孩子一边儿大,文郎又被他阿爹阿姨阿公纵容着,十分跋扈,常去招惹欺负丽娘,是以丽娘的性子养得十分怯弱,看人都不敢抬头、
这样的事,盛氏在益阳候里哪里知道,便是她一月好回家看望一回,也是来去匆匆,看丽娘怯生生的,说话声音也如蚊呐一般,还以为是她常不在家,女儿同她生疏的缘故,竟是丝毫不曾疑心。
不想盛氏不知情,反倒是桃娘的亲娘施氏她是信有阴私报应的,看着丽娘瘦瘦小小的实在可怜,觉得自家女儿刻薄过了头,唯恐她日后遭报应,倒是格外看顾丽娘几眼,还往报恩寺里给女儿桃娘外孙文郎点了盏灯来赎罪。
报恩寺,自前朝建庙以来香火一直极旺,里头菩萨又灵验,如今天下不大太平,到庙里进香的人反而比太平年份更多了。施氏是外来人,女儿虽是在蔡旻跟前得宠,可蔡旻自家也不过是个不入品的小官,施氏也沾不着光,便和平民百姓一同进香,要遇着官宦贵人,还得避让在一边,免得冲撞了。
事便是出在避让上,这日施氏进香,果然又遇着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