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苓在岑氏脚边蹲了,拉着岑氏的手:“阿娘,不急的,我嫁就是了。就是答应了亲事,三书六礼走下来也要好些日子,许有转机也未可知。”这话说着也真是哄鬼了,纵然圣旨赐婚的实情不过是男方女家自己说定,皇帝给的体面,不过是个幌子罢了。可两家要真的定了亲,皇帝或者皇后亲自指定个日子倒是真有的,放在人前还是莫大的体面,哪个会敢违这样的旨。放在眼前,若是魏国公府前头答应定西伯府提亲,天兴帝后头就能使方皇后下旨将日子就定在眼前。
是以岑氏在蒋苓头上摸一摸,笑道:“三娘,莫要胡说。这不关你的事,就是你嫁了,你以为就无事了?你阿爹领兵在外都如此,待得你阿爹回朝,缴回虎符之后会怎样?若是你阿爹久未立功又会怎么?三娘,五郎,你们都是聪明孩子,还用我说吗?”
蒋存信低声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蒋苓咬牙:“那也要刀崩几个口子。”
岑氏看着两个孩子悲愤模样,竟还笑得出来:“你们既然都明白了,我也安心些,等你们回乡多少事做不来。三娘,记着阿娘不是为着你,我是为着整个魏国公府,谁叫我是诰封的国公夫人呢,享了蒋家给我的这些年风光体面,赔上些也是应该的。”
原是岑氏知道,天兴帝这一回使方皇后逼迫许婚,几乎好算把脸都撕破了,就是蒋苓乖乖地嫁与宋辽,他必定也不满足,只怕更会得寸进尺,又何必白白赔上蒋苓终身?虽然史上没有因为拒婚而被降罪的人家,可禁不住皇帝日后报复呀,唯有远远避开,不在皇帝眼前,或能保一时太平。
可蒋璋领军在外,家眷若是无故离京,这是现成送与天兴帝的把柄,便是立时就把人下狱,不但无人好说甚,只怕还要听一句活该。真到了那时,放在蒋璋眼前的就真只剩了两条路,要么死战平叛要么反。便是能平叛归来,平陈后魏国公是个什么待遇,这回只怕更不如。而要是反,现在京中的这一家人都要先去死上一死。
唯一能名正言顺出京的借口便是回乡守孝,武将能夺情,现时魏国公府里头都是妇孺,天兴帝还能叫她们夺情不成!可能叫全家上下都要守孝的,除着她与蒋璋再没旁人了,只消她死了,孩子们必定可以扶柩回乡。一来,死了当家主母,哪个还能给孩子做主?便是皇帝也不好越俎代庖;二来,远离京城,不碍着天兴帝的眼,指不定还能保得三年太平。
更有一桩隐秘,岑氏藏在心里不敢说,当今龙庭上那位对自家忌讳成这般,只消蒋璋还在,只消龙庭上还是天兴帝,魏国公府再难有安宁。要想太平倒也不是没法子,一家子洗干净了任天兴帝鱼肉,他许就喜欢了,大约许能高抬贵手,放魏国公府上下一条生路。可这条路莫说是蒋璋不肯,就是几个孩子也不会肯。倒不如一拍两散,到时家眷们都在家乡,脱身自然比在京中容易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