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书院,正值祭孔大典,至圣先师石像之下,立着一个一袭白色学员服的男子。
他手中拿着竹简,正在为今年新入学的凤山学子宣读求学训言。
而此时,底下有两个新入学的学子却姗姗来迟,他们手拉着手,一路小跑到了队伍之中。
其中一个容貌姣好的人拍着胸口,气喘吁吁地说道。
“还好……没被发现……”
另一人则替他将挎在臂弯的外袍拉了上去,笑道。
“有我在,你怕什么啊?”
那人听到他的话,也自然是高兴,他抬头一望,看见了站在高处的那个人。
那个人,挺拔的身姿如一旁的青松,听他念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时的声音如高山流水般清澈。
一时入了迷,直到身侧之人轻轻地拍着他的肩膀,唤着他的名字。
“文君……文君……”
他这时才缓过了神,高处的那个人此时也已经宣读完毕,从十层阶梯上一步一步的走了下来。
“文君……你在看什么?”
他情不自禁地笑着,并没有看向旁边的这个人,只是纯粹的摇了摇头。
从此以后,每日一修完功课,他都会捧着一大堆的之乎者也,在那人的必经之路上偶遇。
“李兄!”
李卓回过了头,果然又是这个勤奋好学的麻烦师弟,最终又只得无奈的摇了摇头,在原地等他过来。
他们坐在石阶上,墨文君拿出了《诗经》,随手翻开了一篇,便偏着脑袋看着坐在自己身旁的这个男子。
李卓将书接了过来,看了一眼。
“这一篇啊……你看,夭夭,少好之貌;灼灼,华之盛也;之子于归,乃是女子出嫁之意。故而这首诗亦以桃花起兴,恭贺女子新婚。不过它也有另一个含义……”
墨文君此刻并没有真正的听进去他在说什么,只是默默地注视着他说话时一张一合的嘴。
看的不禁发笑,直到李卓突然停了下来,用手中的书卷着轻轻敲了一下他的头,他才回过神来。
“你可明白了?”
他呆呆的看着他,一个劲儿的点着头笑道。
“明白了……我明白了……”
李卓这才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将手中的书还给了他,站起身来,低头对他一笑。
“你以后不必在这里等我了。”
一听到他这么说,墨文君的心里瞬间有些失落,慌慌张张地向他问道。
“为……为什么?”
却没想到,他笑意更深。
“这儿下雨无片瓦遮头,日照无绿荫遮凉,我会每日修完功课后去你的学堂找你,你切莫随意走动。”
原来……他竟然是这个意思……
墨文君自然是高兴的无法言语,这个一开始嫌自己麻烦的人终于开始不嫌弃自己了。
曾经不苟言笑的脸如今终于对他笑了,这一切都让墨文君感到不大真实。
看着李卓笑着转身离去时,那背影依旧如第一眼看见他时一样的挺拔,他心头就像被一头小鹿乱撞着,一时间竟也分不清东西南北。
就这样,一修完功课,他便一动不动的坐在原地等着那个给他承诺的人。
他紧紧的捏着手中的书,都快要揪烂了,心里霎时间没了底:他,会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