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这蹴鞠毕竟是不长眼的,若是伤到哀家的好孙儿们......”太后想到此事,不禁担忧了起来。
果不其然,太后这么一提醒,芳兰和许柳儿脸上边露出了担忧的神色。
“其实,踢蹴鞠对孩子们来说也是一种磨炼......”
“妹妹,咱们皇家的子孙那可不是平凡人家的孩子,若是有个什么差池,谁也担待不起的!”张敏瑜眼含笑意,不紧不慢的说了这么一句。
“正因为是皇家的子孙,所以才更应该磨炼,从先祖到皇上,哪一代没有经历过战争,先祖骑在马背上打拼下来的江山,他的后辈们,岂能是娇生惯养、养尊处优的富贵人家生活。”风若见坚持让孩子们踢蹴鞠,不管是不是齐云敬下达的命令,到最后,她也算是得罪了太后。
“妹妹可真是个称职的母亲,孝愉公主和允贤王先暂且不说,可大皇子和非凡公主是太后最疼爱的孩子,就算是太后和皇上一样也赞同孩童蹴鞠队,那妹妹你有没有问过大皇子和非凡公主的生母呢?这么轻易的下定义,怕是不太好吧。”张敏瑜看向了芳兰,见她担忧的神色中一闪而过的怒意,张敏瑜更加得意了。
“姐姐说得没错,这是我没有考虑周到。”风若见抬头看向了蹴鞠场上,眼里含着笑意,那带笑的容颜,即便是不施粉黛也将这些妃嫔们压了下去。
这是她们最基本的方面也无法超越她,又何况是皇上的宠爱呢?
“皇上,你想要组孩童蹴鞠队,哀家不反对,但是,咱们大齐的贵家子弟也个个都能文能武,有前途的孩子也是比比皆是,并不一定要让皇家的孩子们去冒这个险,那个蹴鞠踢来踢去的,至今受伤的人也不计其数,哀家这心里,始终不放心啊。”太后终究还是听了进去,她觉得让自己的孙子孙女去踢蹴鞠风险太大了,本来齐云敬的子嗣也不多。
“朕已经决定了,不过,元勤和元月要不要参与朕也不会强迫。”齐云敬表明了意思,君儿和兮儿他是一定要让他们去踢蹴鞠的,因为风若见也同意。
一听到齐云敬这么说,芳兰心里咯噔了一下,缓缓起身,走到太后面前,福了福身,“太后,臣妾觉得怜嫔妹妹说的没错,大齐的先祖能文能武,天下都能打出来,后辈们也定是人中龙凤,长平长公主、还有文治年间远嫁他国的云落公主,她们虽为女儿身,可却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正因为是皇家的儿女,所以孩子们就更应该经受磨炼。”
芳兰虽然不是齐国人,但她嫁到了齐国却把齐国的历史读得通透,三言两语,比风若见说的动听多了,也更容易让人接受。
太后似乎被说动了,虽然眼里仍是不愿意,但她却没有阻止。
“月儿。”芳兰带着笑意,向元月招了招手,元月乖巧的走了过来,福了福身,芳兰摸了摸她的脑袋,“父皇对你寄予厚望,身为齐国的公主,你可不能让大家小看了哦。”
元月微笑的点了点头,“母妃放心,月儿一定不会让您和父皇失望的。”
可元月素来乖巧可人,从小就学习琴棋书画和宫中礼仪,她接触最多的无非就是这些,要说到踢蹴鞠......
“哎呀!”一不小心踢到了脚边,元月没站稳,差点摔倒,不过好在兮儿手快的扶住了她。
“谢,谢谢。”元月心有余悸,刚才那个蹴鞠从元勤的脑袋飞过,然后掉在了她的脚边,撞到了她,人也险些摔倒。
“不客气嘛,多动动身子不就躲开了吗?”兮儿摇了摇头,然后跑到另外一边去了。
元月懊恼的看着其他小朋友跑得欢快,而自己却怎么也无法像他们那样放开。因为她从小接受的教育和所触及的事情都不会是这些,这些身为一个公主绝对不会做的事情。
元月抬头,看向高台上严肃的齐云敬,元月微微捏紧小手,一咬牙,然后朝着蹴鞠使劲跑了过去。
看到元月冲进了踢蹴鞠的队伍里面,芳兰的心也跟着提到了嗓子眼。
君儿将蹴鞠传给了元勤,元勤微微蹙眉,没有去接,反而是转到君儿的身后将蹴鞠故意提到了一边。
“你干什么!”君儿皱着眉头,严肃的看着元勤,脸上蕴含着丝丝怒意。
元勤回过头来,不悦的应了一句,“我踢我自己的球,什么时候还需要听从你的安排?你要弄清楚,我才是你的大哥!”
大哥?君儿看着元勤远去的身影,怒意渐渐加深。
高台上的众人也发现了这个小动作,芳兰和张敏瑜一直保持着微笑,只有许柳儿一个人的表情十分难看。
“一个蹴鞠队伍,如此不团结,怎能击倒对方?”齐云敬侧过头去,看向许柳儿,许柳儿低下头,一直没有说话,心里却是很难受。
“来人。”齐云敬唤来了鸣雍,“传朕旨令,召同年龄的富家子弟或是千金,只要愿意加入蹴鞠队,朕可以多开设几支队伍。”
看到鸣雍离开,许柳儿手中的丝帕渐渐抓紧。
她的勤儿一直很乖巧听话的,可是为什么现在变成这样了?蛮横无理,骄纵不已,这些都是因为什么。
在皇上的面前,在太后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