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薄的大气折射着永恒星的光芒,让化作背景板的星海变得微不可查,只能深埋在浩瀚无垠的深空之中,余留浅浅的几颗光斑向平流层中的卡门协约舰队宣示着自己的存在。
大战后的残骸还在不断地从高空落向希望星的地表,有的撞向坚实的地面,变成大陆板块的一部分;有的则飞进了云层,彻底消失在北极大陆那巨大的风暴旋涡之中;有的甚至在平流层多转悠了几圈,将高空轨道的宇宙辐射以及电离层中的行星磁场粒子甩得到处都是,也把舰队四周看似平静的天空搅成一团乱麻。
但不论这些充斥着希望星大气层的残骸用何种方式走向灭亡,这颗行星已经沦为了战争的最中心,未来还将会有更多的战争残骸遗落在行星轨道,或是划破天际,为地表带来猛烈的‘流星雨’。
“各营注意,这里是地面作战指挥部,正在进行最后一次检查,请做好空降准备,空降行动将在5分钟后展开。”卡门协约舰队里,一个新的命令被发布了下去。
这支悬停在北极大陆上空,长时间维持通讯静默的中型舰队,是协约5万艘军舰集群中为数不多的登陆船队,负责运输、重整和释放协约陆战部队。
船队主要由窃取人联情报研制而成的大型登陆运输一体舰组成,该型舰体长约5公里,宽和高度皆在1.1公里左右,与‘枫’主力舰大小相当,单舰可装载一个陆战团(2500~4000人不等)及其全部的作战装备。如有需要可在外侧预留位加装仓储模块区,可以额外搭载500~800吨后勤物资,是登陆作战的优秀平台,也是协约情报部门最重要的战果之一。
在人联原有先进设计的基础上,卡门协约的工程师改造了其下层模块区与外挂投放平台的设计,使之能够容纳更大型号更快速度的协约自研登陆舱——为保证高速空投和落地时的抗冲击能力,这些登陆舱都被设计成了一次性的弹头形状,在靠近地面200米左右的位置才会使用反向推进器减速,其余时候的速度将保持在24马赫到30马赫之间,完全不给人联驻军侦测并攻击的时间。
而此时,这些先进又有些反人道的登陆舱,正缓缓地从巨舰的外侧和下方‘生长’出来,对准被极寒风暴席卷的北极大陆。每一颗‘子弹’里都装有百人以上的排级作战编队,以及各类小型无人战车和无人机——他们都配备有应对极寒气候的特殊装备,并且每人都被配发了先期勘探所得的绝壁山脉地形图。
“最后一次检查完成,30秒后展开空投,请做好准备!”
所有62艘运输船全部进入统一的水平高度,并运用各种助推器调整姿态,为搭载在舰体外侧的496个‘弹头’确定好降落轨道。
“登陆舱投放,登陆行动开始!”
随着指挥部的一声令下,载有5万余名士兵的登陆舱如雨点般落下,与那些大大小小的残骸一样在空中划出一道道轨迹。
很快的,登陆舱们便加速到超高音速级别,在稀薄的大气层引发一次次音爆,随后一头扎进风暴旋涡之中,不见了踪影。
轰轰轰...
当它们再次出现在卡门协约指挥部的屏幕上时,‘弹头’已经与雪山相撞。即便是有反向推进器减速,高速坠落的登陆舱还是在厚实的雪层上砸出一个个深坑,雪花在空中飞扬,被暴风雪卷走继续肆虐这片冻土。
舱门被逐个开启,陆战部队的士兵们小心翼翼地踏上雪坡,寻找一块相对比较平缓的集结点搭建营地,检查装备。整支部队分散降落到连绵的雪山之巅,在那呼啸的寒风中准备向北极大陆发动一轮侵袭。
......
“所有人注意...以我的信标点为基准呈战斗队形散开,从这里往上风暴就没有那么剧烈了...我已经能看到山顶了。”一边向全队下达命令,一边大口喘着粗气,克莱恩从7000米海拔一路攀登到如今的9000米,途中从未停下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