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北宋名臣——范仲淹(2/2)

景祐元年,苏州久雨霖潦,江湖泛滥,积水不能退,造成良田委弃,农耕失收,黎民饥馑困苦,范仲淹出知苏州后,根据水性与地理环境,提出开浚昆山、常熟间的“五河”,将积水导流太湖,注入于海的治水计划。

范仲淹以“修围、浚河、置闸”为主的治水经画,不但获得时舆的赞扬,还泽被后世,自南宋一直至元、明的两浙职守,都依照这个模式去整治水患。

除此之外,范仲淹还实施新政,庆历三年八月,范仲淹针对内忧外患的现状,上疏《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十项改革纲领,主张澄清吏治、改革科举、整修武备、减免徭役、发展农业生产等,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科举等各个方面和领域。

新政实施的短短几个月间,政治局面已焕然一新:官僚机构开始精简;科举中,突出了实用议论文的考核,有特殊才干的人员,得到破格提拔;全国也普遍办起了学校。

庆历五年正月,以夏竦为首的反对派攻击革新派为“朋党”,仁宗外放范仲淹、富弼等大臣,改革遂以失败告终。但新政虽只推行一年,却开北宋改革风气之先,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

当然,范仲淹影响最大的还是他的文学——《岳阳楼记》。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一句句人生准则,让后世之人以此为准。

“太棒了”,扶苏轻舒了一口气,总算是召唤到一个文臣了。

“也菲,麻烦你安排身份的时候,安排好一点,拜托了”,扶苏拜托到。

“我尽量”,刘也菲没有说死,只说了一个尽量。

“恩”,扶苏也明白,将召唤卡片捏碎后,在一片神光之中,一个人影在召唤空间里面形成。

穿着丝绸衣服,除了眼睛有些清亮之外,和其他的老人家没有什么差别,完全普普通通。

就好像一位慈祥的老人,谁能想象,他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范仲淹,走在马路上,绝对没有人看一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