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最新地址:www.88dushu.net
88读书网 > 故国家邦 > 一0一,民生多艰

一0一,民生多艰

皇帝的这个新春佳节最终过得不太安生惬意,问题这次不是出在上下谐安、一堂和气的后宫,而是在吵闹的前朝和喧嚣的市井。

盐酒二物的暴涨引起京师民间一片的怨声怨语,而首先向盐酒二物暴涨发难的却是国子监的太学生们,上次禁止在京师骑马驱车的事就已经让这帮士人学子们憋了一肚子怨气,这回盐酒暴涨,虽然盐是太学生们不大用得着的物事,所以关心有限,但是这酒却是呼朋唤友,吟诗作赋时不可或缺的好东西。李白斗酒诗百篇,踏花归来马蹄香,试问学人雅士相聚一堂,却一不能骑马踏花,二不能饮酒呤赋,这还象个读书人过的日子么?若论起始作俑者,则无人不恨太宰公!

终于有人冲冠一怒,拍案而起:大家在这里发劳骚有个屁用,有种都到政事堂去,为生民百姓请命,向高居庙堂的大人们陈情。

“同去!同去!”太学生们仗着人多势众,蜂拥至政事堂要向三位宰执当面陈情诉苦。政事堂只有左右二相在,看到群情激奋,众口一声,都是好言好语的加以劝说抚慰。

左相唐大人说:此事皆太宰周大人所为,某家实不知其中详情细故……不过事既有欠妥,定当转奏皇上。

右相戴有忠也说:下官刚刚回京,未知其故,诸事宜问太宰大人。

但是周太宰呢,听说太学生包围了政事堂,脸色大变,急怒攻心,这简直是无法无天!国子监的祭酒讲官们都是干什么吃的?怎能容许他们如此胡闹?当下命京兆尹派出手下兵勇前往驱散一众学子。

学子们不肯散去,非得等太宰回来与之争辩,兵卒们动嘴不行便纷纷操家伙动手,太学生们手无寸铁,自然不是这些操练有素的兵士们的对手,推搡殴斗之间,只见头上的巾帽乱飞,脚上的鞋袜亦狼籍满地,当下头破血流者有之,嗬嗬大呼者有之,哭天抢地者亦有之,狼奔豕突,场面一片混乱,左右二相有心想喝住已是不太可能,眼见得态势不妙,忙着从边门遁走。

唐会之说:今日之事戴公以为当如何善了?

戴有忠喘了口气,说:解铃还需系铃人,太宰的事非干吾辈,何须多虑。

唐会之笑道:今日事皇上必会动问,你我且进宫禀告,皇上自然有所区处。

太学生们都是国家的贤材栋梁,何曾想到会被一帮丘八们当作流民群氓般驱赶殴打,这下斯文扫地,颜面尽失,想想真是枉读诗书,有辱圣贤,一时心中忿忿,意绪难平,想起今日所遭之辱全是因盐酒暴涨而起,待看到街市上招摇的酒旗,不觉怒向心头起,也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砸”,一时间竟象点燃了万道挂鞭,众人哄然应和,一拥而上,将沿街的十几家酒馆商铺“噼哩拍拉”砸了个稀巴烂。商家们见太学生来势汹汹,谁也不敢上前阻拦,只是连忙叫人去纠举报官。

砸了酒馆商铺,太学生们亦不散去,先是前往夫子庙请出孔圣人和诸贤人大儒的牌位,然后齐集在永寿宫的正门前,长跪待罪,更且同声呤哦屈子的辞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今日之事,皆太宰误国所致,恳请皇上速罢其职……

声声吟哦穿越厚重的宫墙,打破了永寿宫的安和宁静,也给皇帝的心中添了堵。

区区小事经太学生们一闹,结果被大而化之,甚至是不可收拾,这完全出乎周太宰的意料。当听到街市上传来太学生打砸的消息,太宰简直有些懵了,还没等他回过神来,就又听说太学生们如今都集聚在宫门外长跪待罪,口口声声要皇上罢免太宰、尽除弊政。

“这不是反了么?这帮混帐东西究竟想搞什么名堂?”太宰这一着急手脚便都有些哆嗦,“左右二相也都袖手不问么?”待听说唐相戴相都进宫去见皇上,太宰连连跺脚,大声催促:“进宫!快进宫!”说时一头钻进大轿。

皇帝在上书房召见三相的时候,脸色铁青。“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怎么都闹成这样了?你们听听,哀民生之多艰!民生多艰,你们身为宰执竟然都不知道?”

唐左相说:陛下息怒,监生闹事皆因盐酒二物暴涨,生民难以承受,故而围聚宫门,代民请命……

皇帝哼了一声:单是盐酒二物暴涨么?朕听说米谷也涨了,肉菜也涨了,京师几乎无物不涨!连春联年画都比往年涨了百钱!周相,你到说说,这事到底该如何收场?

周如喜瞥了皇帝一眼,定定心神说:太学生酝酿闹事,国子监祭酒非但未能加以劝阻,反而纵容放任,而京兆尹遇事却又惊惶失措,处置乖张,遂酿成今日之变。如果听任太学生们污蔑大臣,要挟皇上,乱法干纪,放浪形籍,他日必更加有持无恐,以至于倡乱生变。臣以为,朝廷应该严刑重典,使人有所惧,自然不敢以身试法,冒犯官府禁中。

唐左相说:太学生闹事并非无因,此时宜加疏导,则乌合之众终将一哄而散。况且佳节将至,宜简刑宽政,与民谐安,方为上策。

戴右相也说:太学生闹事究系物价暴涨而起,治病应治根治本,当务之急应处置那些不法奸商,诏令京师各商号一律以平价买卖,而官府须严加督查,以此安稳民心,民心安稳则波澜自平,乱不生矣。

皇帝道:安抚人心致为重要,太学生忧心国事,情亦可悯,三相既计议如此,朕委唐相专督此事。年节将至,朝野上下都要安生惜福才是。

唐会之领旨,出宫门外抚慰众人,当太学生们听到“皇上有旨,对今日事既往不咎,诸监生忧心国事,所为皆出于义愤,诏有司不得拿问”这话时,都是笑逐颜开,长跪磕首,连声称颂皇上圣明!

有了皇上的明旨褒奖,太学生们终于心满意足的散去,那些被打砸捣毁的商铺店家只好当作是无心中招惹了灾星,只能自认倒霉。

而京师百姓人人都夸赞太学生的仗义敢言,要不是太学生们这一闹,生民之苦何以能够抵达上听。皇上如今已经知道了民生多艰,严旨不得涨价,真是谢天谢地,皇恩浩荡!这下百姓们的苦日子似乎就要到头了。

唐会之奉旨专督其事,于是连下严令,要求各商家店铺一律不得借机涨价,否则所售货物即于没收,且还要加重治罪,以惩不法!

然而,官府虽然放出告示,严禁各商家店铺借机涨价,但是市面上的百物慢慢便都越来越少,各商家将店中余货售磬,再不肯购进新货,因为钱贱物贵,要照官府所定的价钱售卖,早晚得关门倒闭,所以宁肯买卖不做,但求将手中的货物清空而已。硬撑至腊月二十日上,各商家纷纷放了店中伙计的年假,于是京师十店九关,市井一片萧条。

钱贱物贵,百姓们只能望物浩叹,待到市面上无物可售,而手中空有银钱时,百姓们不由得大起惊慌,这年节到底让不让人过了?

京师是首善之地,京师如此,各州县有样学样,亦都如此,百物虽奉旨不得涨价,然而却是有价无市,米面粮油,肉菜果酒,四处购求无门。

唐会之使人暗查,到底这丰盈厚积的百物都去了何方?令出之前,京师百物丰盛,虽然价钱比往年贵出了几成,但是该有的都还应有尽有,怎么禁令一下,晃眼就全都不见了?

果然有属吏来报,京师几大商号囤集居奇,令出之时,便已将市面上的百物抢购一空,如今货卖独市,价钱暴涨近乎一倍,光天化日下敢置朝廷律令于不顾。

唐会之大怒:何人这么大胆!敢置禁令于不顾?来人,统统给我去查抄没收!

身边的郎官此时连道不可。“这事相爷可管不得!虎头上捋须,谁去谁找死!”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88dushu.net』
相邻小说: 侯府小财迷 江心月 御用狂兵 微小说与小小说 娘子,你可长点心吧 血焰大公 霜降之三世灼灼 大斗者 以血赦免 秋平叶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