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最新地址:www.88dushu.net
88读书网 > 故国家邦 > 四十五,以德服人

四十五,以德服人

太子妃不想看她的这付嘴脸,她神情恍惚但却是脚步坚定的来到替皇后煎药的后室。皇后生病的这段日子,太子妃和太子良娣每天都争抢着来这里亲尝汤药,所以在场的太医和负责煎药的小厮儿们对太子妃的忽然驾至,到也不已为意,但是太子妃接下来的举动却大出众人的意外。

太子妃先是掏出了一把锋利的匕首,然后她在众人的惊呼声中,用这把匕首剜下了自己胳膊上拇指大小的一块肉,把它投到汤罐里与药同煎。

太子妃有条不紊的做完了这些事,身子不觉一阵摇晃,脸色也白得象一张纸,手臂上的创痛这时候也弥漫开来,痛得有些让人难以忍受,但是太子妃却始终面露微笑,微笑之余,她还说了一句尚称完整的话。

“我听说人肉可以疏肝行血,补充元气,于母后的病大有裨益……”这话没有说完,太子妃就捂住滴血的伤口晕了过去。

太子妃的这些举动当时把那些嬷嬷和侍从们吓得不轻。事后她们也都觉得奇怪,为何储妃娘娘在操刀从自己的胳膊上剜下那块肉时,竟是哼都没哼一声?虽然太子妃后来脸色苍白,身子也一直在发抖,但直到晕过去之前,老天作证,储妃娘娘的确是哼都没哼过一声……

“孝感动天!孝感动天!所以神人护佑孝子贤妇!”宫里纷纷扬扬都在传诵此事,储妃娘娘割肉侍亲的孝心孝行即使与二十四孝图里的那些孝子们相比,也是不遑多让的,这真令人感叹敬佩。

太子妃的孝心孝行立刻赢得了别人由衷的赞叹尊重,也因此轻而易举的打败了所有潜在的对手和那些在背后说闲话看热闹的闲人们。

周太后首先站出来褒奖太子妃的孝行,她逢人便说:鸾丫头厚重纯孝,吾看人是断不会看错的!有这样仁孝的媳妇,皇后的病这下也该好点了吧。

陈太后自是替唐媛惋惜,她长叹一声,跟前来长安宫拜望自己的太子良娣说:太子妃这个苦肉计,真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出来的,只怕储妃之位从此不易撼动。唉,各人自有天命,你也别伤心了,看住太子殿下,早些生个儿子才是正理。

唐媛低头不语,她现在不服气也没用,太子妃用行为体现了孝心,这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够去做的!唐媛只是没能早点预见。太子妃只是表面上看上去不聪慧,其实心思也是极灵巧细致的。只是自己托大,一直低估小看了她。

唐媛因此变得有些无精打采,现在在东宫,就连太子也对太子妃的所行所为刮目相看,敬重有加。太子妃剜下的这块肉,简直就是块让人心想事成的神仙肉,所谓的“一招鲜,吃遍天”,说得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自己功亏一篑,口里虽不愿服输,心中却是坦承失败了。

汪皇后吃了那碗人肉调成的汤剂,果然药到病除,霍然而愈。她吩咐身边的从人将一枝千年老山参赐给周鸾,并且关照她要好生养息身体,凡事不要过于操劳。

但是太子妃并不敢因此居功,她在东宫只养息了三天,便又来到中宫侍奉婆母。

“脸如银盘,福相天成!”汪皇后这回是认真细致的端详着太子妃。她想起一本相法书中曾对太子妃的这种脸形作过这样的描述,所以皇后现在再看太子妃的那张圆盘大脸不仅觉得顺眼,而且还有几分旁人所没有的神异。

并且太子妃天性纯孝,象割肉侍亲这件事,便是换作自己的亲身儿子也未必肯做。媳妇再怎么说也是外人,竟然毫不犹豫的去做了,这让汪皇后好不感动!所以就算太子妃使的是苦肉计,意在讨好求宠,但既然她有这份难得的孝心孝行,汪皇后也就不会冷落辜负她。

因此当太子妃来中宫请安,汪皇后先免了她跪拜,又和霭关切的对她说:真是难为你了!伤口好些了吗?叫你在东宫好生养息,怎么不听。这要是受了风,那可怎么得了!

周鸾说:母后身体有恙,儿臣便受点累吃点苦又有何妨!儿臣多谢母后赏赐的人参,只是这样的贵重东西,千年难求,儿臣岂敢暴殄天物……

汪皇后微笑道:山参我身边还有一些,隔两日当再叫人送去。我的病已经大好了,你也无需天天来请安,回东宫多歇着点,别累着自己。

汪皇后对太子妃的印象从此全然改观。皇后现在以为,东宫的储妃,未来的国母,应该是重德而不重色。象太子妃周鸾,虽然拘谨,虽然木讷,虽然有种种不是,但是仅凭其德行,便在万人之上,足以承宗庙,奉社稷,受天下臣民感戴。这样的儿媳当然令她满意之至。

况且因为周鸾的举动,皇后和太后之间的那些报怨和诋毁,现在也都一笔勾销了。前些日子,周太后亲自来到紫微殿探望汪皇后的病,汪皇后则向她夸赞太子妃这份难得的孝心。

汪皇后是这样说的:百善孝为先,鸾儿仁义孝顺,这既是太子的福气,也是国家朝廷的福份!

周太后便也说:母慈子孝,这都是皇后平常调教得好。吾那日一时糊涂,言语中不觉重了些,事后也颇多后悔,皇后切不可为此多心多虑。

汪皇后立刻说:儿臣岂敢计较母后。母后能来紫微殿探望儿臣,便已是儿臣的大幸。

周太后呵呵一笑:有这样德行兼备既贤且孝的孙儿媳妇,吾与皇后若是还不能尽释前嫌,岂不是让小辈们笑话。再说皇后卧病这几日,宫里大事小事无人料理,吾又精力不济,管不过这许多事来,所以宫里几乎就快反了天了。不经事竟是不知道事多人烦,也由此可见皇后平日的辛苦与功劳!

汪皇后说:宫里人乱事杂,儿臣多操心一些原是应该的。只是儿臣卧病在床的这几天,让母后受累了。

周太后说:我累也不过就这几日,皇后这些年才真的不容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我那日是错怪皇后了。

汪皇后因此感泣流泪道:母后知儿臣甘苦,儿臣复有何言,惟有勤勉于事,竭尽孝道!

周太后这一天在皇后的中宫呆到很晚才离去,婆媳之间唠了许久的家常,曾经的不满与报怨似乎都在谈笑间烟消云散。

皇后病愈后便又开始认认真真的管事,她也恢复了每天到两宫太后处的晨昏定省,并且作为婆母,汪皇后也准备着手规范太子的东宫。

所谓规范其实就是扶持太子妃,放手让她掌管东宫。——她先得管好了东宫,方能取得今后统辖后宫的经验。

至于唐媛,作为太子良娣理应带头服从太子妃的管教。太子妃是储妃,将来要母仪天下,总摄六宫,所以太子良娣再怎么受太子的恩宠,也不能持宠而骄,更不可逾制越规。

皇后将周太后所赐的《宫规》、《女诫》交给唐媛身边的嬷嬷,要她们陪同太子良娣早晚习读,好让唐媛早些明白事理。

唐媛对此不敢怨,只能遵皇后懿旨而照行。只不过每到夜深人静之时,唐良娣的眼泪总是会打湿枕巾与被头。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88dushu.net』
相邻小说: 侯府小财迷 江心月 御用狂兵 微小说与小小说 娘子,你可长点心吧 血焰大公 霜降之三世灼灼 大斗者 以血赦免 秋平叶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