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最新地址:www.88dushu.net
88读书网 > 故国家邦 > 十九,求神问卜

十九,求神问卜

何况周如喜以太后亲弟,皇帝的娘舅,昌盛侯,前任太宰的身份去与东胡交通,想必也能得到东胡方面的信任与欢迎,而这件差事若办得好,朕可以按功授赏,那时周如喜再入中枢担当要职,群臣也是无话可说。

人人都说江南好!现在皇帝准备移驾江南了,也许到了江南之后,象这种餐风露宿,担惊受怕的恶梦一样的日子就会结束了。

后宫的女人们也跟皇帝一样,都在憧憬与盼望着快些移驾江南,好重振旗鼓,中兴国家,眼下这颠沛流离的日子跟洛都宫里养尊处优的生活简直是天堂与地狱的分别,而在外的时间拖得越久,日子就越发难过难捱。

后妃们慢慢也从最初的震惊与凄惶中回过神来,她们跟随皇上一路奔波,吃尽辛苦而无怨无悔,事实上即使怨悔也无从怨而悔之。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何况是嫁了皇上,所以皇上一但愁眉苦脸,她们也就心有戚戚,皇上眉开眼笑了,她们自然跟着欢欣鼓舞。

万幸皇帝还没到走投无路的地步,皇上还有江南这么一个好去处。江南,锦绣的江南,富庶繁盛的江南,足够容得下皇帝和后妃们存身。何况有江南可以归依,说明皇帝还没有彻底输光,皇帝还有可下的棋子。后妃们对此自然额手相庆,人人欢颜。

自从追随皇帝出奔以来,陈太后的营帐就成了后宫妃嫔们平常集聚的场所,今夜则更是聚满了人。

这一晚后宫的妃嫔无人能够睡得着觉,因为两宫太后和燕国长公主正要进行一场人神对话的隐秘法事,而她们有幸恭逢其盛。

这一夜,先是周太后呆在陈太后的营帐里切切私语。两宫太后因为这一次蒙尘在外,朝夕相处相对,居然彼此之间都找到了许多可以唠叨的话题。当然这些话题说来说去总是离不开皇帝,离不开洛都,离不开那个金碧辉煌的深宫内廷。

落在如今这个令人惊恐不安的境地,两宫太后唯有相依相惜,相互安慰与鼓励,才能够彼此支撑下去,而这其中陈太后发挥了安定后宫的主导作用。

与老是哭哭啼啼的周太后相比,陈太后显得沉着冷静多了。身为嫡母皇太后,她是整个皇族里辈份最大,身份地位最高的人,连靖王这个暴虐无道的奸贼都得尊她为“怀德皇后”,所以陈太后当仁不让地站出来主持这个危乱之局,以自己的镇定淡然来安抚后宫慌乱的人心。陈太后并也借此重温了当年先帝驾崩,她短暂垂帘时的那一份风光回忆。

正是有了陈太后的劝说与安抚,周太后那本来已经接近崩溃的情绪才渐渐回复到常态。

周太后已经不象一开始那样整日的流泪哭泣,她慢慢的接受了眼前这个现实。她现在最常做的事是发呆,发呆是因为惶恐,不知道究竟何去何从,也不知道自己和皇帝会不会成为靖王的阶下囚,这些担忧使她恶梦频频,难以入眠。

周太后常常悔不当初,要是自己和皇帝不去谒陵祭祖,是不是就不会发生这样的变局?

陈太后跟她说,该来的就总是会来,这是劫数!那靖王想做皇帝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先帝在的时候,他就想取而代之。这要不是孝贞宋太后死得早,差点就给他得逞了!但是乱臣贼子又岂能得到上天的庇佐?要是上天能让他当上皇帝,这上天也就瞎了眼了!所以靖王这会儿跳出来是自寻死路,是天作孽,不可活!皇帝是真命天子,天子总会有百灵庇护,那些乱天下坏社稷的奸臣贼子岂能有什么好下场!

周太后很认同陈太后的看法,并且也听从了陈太后的劝告,放弃了自己对佛祖菩萨的信仰,从此每天早晚都跟随陈太后一道膜拜苍天,礼敬三清四帝还有那个长生大帝君。

周太后在抛弃自己信仰的时侯几乎是毫不迟疑的,并且理直气壮。她那么虔诚的皈依我佛虔敬菩萨,但是佛祖和菩萨们却没有能够保佑她和皇帝,所以逼迫她只能去膜拜苍天祈求玉皇上帝和神仙们的护佑。

燕国长公主本身就是出家的女道士,自然跟两宫太后一起整天的焚表打醮,祈祷皇天上帝早遣神兵神将,剪除犯上作乱的妖邪魔怪。

因为找到了这些重要的事情可做,两宫太后和长公主成天忙忙碌碌,所以这一路上的奔波辛劳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如今圣驾要移驻江南,燕国长公主便向两宫太后提出,不妨通过扶乩降神来问卜凶吉,看一看上苍会有什么天启秘示,而神仙又是怎么指点迷津的。

本来扶乩降神这些托言神仙,惑乱人心的邪门异术在宫廷里厉行禁止的。但是此刻兵慌马乱,皇帝与后宫妃嫔都出奔在外,正是人心不安,求告无解之际。燕国长公主的提议,两宫太后一听,自然大感兴趣。

这主意好,怎么从前一直没有想到?连忙叫人置办,但是仓促中难找童男童女,这也难不倒两宫太后,立马派人去叫太子晟和宁安公主来太后帐中暂充乩童。

太子晟和宁安公主本来都已经睡下了,又给折腾得起床穿衣,因此这事就惊动了整个后宫的嫔妃们,不约而同地围聚在陈太后的宫帐里。

此时此刻,燕国长公主已端坐于蒲团之上,她头戴七宝聚星冠,身披太华朝元巾,左手握玉如意,右手捏成指诀,口中大声诵经念咒。

众人都屏息静气,束手侍立,等到燕国长公主诵完这一通经,说是请来了六丁六甲,诸方神人前来护持法坛,静侯上仙光临降世,让众人都拜伏。

燕国长公主从蒲团上起身,以毛笔蘸上朱砂画了一道符咒,投于面前的炉火中,然后一边摇铃作法,一边踏罡步斗,闪转腾挪之际,口中喝叱亦是一声连着一声:天奋其威,斩妖除魔;地激其勇,逐鬼驱邪!诸天神将,过往散仙,城隍土地,山神河伯俱来法坛听命,玉真清静仙姬奉上帝敕命在此施法!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这一套仪式已毕,燕国长公主让众人起身,自谓已经奏明天庭,将有上仙下界谛听凡间所请。燕国长公主还说,法器神像一应供奉之物俱都丢弃在南阳,如今神力大损,未知能不能请到上仙下界。

于是请两宫太后上香焚表,燕国长公主在一旁念念有辞,乞告于上天,请神灵下降,行天人勾通之术,占吉凶未卜之事。

其时营帐中灯烛俱明,正当中设一神坛,坛上置一只沙盘,两根木棍钉成丁字形,木棍的两头分别托于太子晟与宁安公主左右手的食指之上。

陈太后双手合什,先问道:圣驾此去江南,是吉是凶?请上仙示之。

乩木一阵乱动,沙盘上现出歪歪扭扭的字迹,说是字迹却又诲涩难辩,燕国长公主看了半响,方认出是个回字。

陈太后喜道:这必是上仙说,圣驾去了江南之后,自有再回洛都之时,所以特地降示了一个回字。

周太后也喜道:阿弥陀佛,如此甚好!这位上仙不知是何人,待日后回京,定要替他重塑金身,再造宫观,使百姓万民尊奉敬仰。

陈太后说:此即是长生大帝君降临无疑,吾平日常常跟你说过的。吾在宫中便日常供奉虔敬,所以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全仗长生大帝君暗中护佑。

两宫太后说话之际,汪皇后也上前卜问。她问的是她的儿子太子晟究竟能不能登基即位?这话她当然不能明说,只能默默在心中暗祷。

沙盘上依然现出字迹来,这一回乃是清清楚楚的一个“王”字。

汪皇后看到这字,又是心惊又是欢喜。心惊者,这王字,是不是说太子将降而为王?欢喜者,王,也是未必不是王于天下为天下主的意思。

唐贵妃也上来问卜,她求问的问题与汪皇后一模一样,自然也是不敢出声,只是心头默诵。

这一次沙盘上出现的字连燕国长公主都辩识不出。众人都伸长头颈看,李贤妃看出象个“亡”字,纳闷在心里也不敢说;陈太后觉得像是“王”字,不过字写得潦草了些;周太后看着象个“三”字,正捉摸着是不是喻含“三生有幸”的意思;而孙淑妃怎么看都觉得是个“了”字,了!什么意思?这似乎不是什么好预兆!

唐贵妃看了半晌,方笑道:我瞧着是个王字,不是么?

众人于是都释然,杂乱说道:你还别说,的的确确是个“王”字!二皇子不是封作庆王么?自然是应了这个王字了!

柳贵人是最后一个上来卜问的,她问的是她和欢郎能不能鸾凤和鸣,白首相共?

乩木在沙盘上七扭八拐,最后颓然倒在沙盘上,原来是太子晟闭着眼睛正在迷迷糊糊的打瞌睡,一不小心中失了手。

汪皇后叫内侍弄来凉水激醒太子,她心中还有许多问题要问,所以太子再渴睡也得坚持一下。

于是摆上沙盘,搭好乩木,燕国长公主重又开始念念祝祷。后妃们兴致依然不减,争先恐后的抢着发问。

乩木在沙盘上飞快的写字,字尚未写成形状,突然间锣声惊响,众人都是一惊,陈太后正要叫人去探听,已经有人跌跌撞撞的冲进来,颤声禀报:皇上请两宫太后和各位娘娘速速移驾,有贼兵来袭!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88dushu.net』
相邻小说: 侯府小财迷 江心月 御用狂兵 微小说与小小说 娘子,你可长点心吧 血焰大公 霜降之三世灼灼 大斗者 以血赦免 秋平叶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