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呆呆地接过警员b给他的资料,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前辈吩咐他写这次的案件报告,作为实习生,虽然这是他第一次到达凶案现场,但这不是他第一次写凶案报告,他与其他组的同期实习生合作写过凶案报告,也看过很多比这次案件更残忍的更复杂的凶杀案件,但这次他有点下不了笔。
虽然报告只是单纯地陈述案件发生的经过,但是他不知道该怎么描述李稻。
还记得案发当晚,警务人员陆续撤走了之后,他留下来收尾,准备离开的时候看到还蹲在一旁的郑姓保安,他走过去叫那个保安一起离开,因为案发现场不太好留人。
下楼的过程中,那个保安说了很多李稻的事:
李稻,30岁,房子一直都是她一个人在供,两年前和她的男朋友分手了,那时候的李稻不像现在那么瘦,李稻说过她以前只顾着读书不怎么管弟弟,是她对不起弟弟,她待人很有礼貌,很喜欢吃苹果,书上的字写得很漂亮等等。
那个保安说得很乱,说话得时候带着哽咽,有些听得不太清,但他基本全记住了,尤其是那句‘那个刚还笑着给他苹果的人再也看不到了’一直徘徊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
又想起问讯时李伯说的那些话,当时李稻应该已经是在弥留之际了吧,她拼尽最后一口气说出的却是叫她父亲照顾好她弟弟,那个打死她母亲和砍死她的弟弟。
李稻真的像郑保安说的那样,是一个很好的人吧。
小刘抓了抓头发,硬着头皮打开电脑开始写报告。
不知道过了多久,小刘保存好写好的文档,按了打印之后,活动活动了肩膀,打开柜子,从里面拿出了一本皮质的被保存得很好得笔记本,打开后,拿起钢笔,写着:
2023年10月多云小雨
bg公园一案已结。游戏似乎是这个惨剧的导火线,但真正的原因还是家人之间沟通的缺失吧。
如果李稻和她的父母在李秋还小的时候注意到他心理层面上的问题,及时和他沟通交流,加以言语上的引导,李秋也不至于患上这么严重的心理疾病,这样的惨剧也许就不会发生了。
如果李父能当个好丈夫好父亲,不这样如此扔下家庭不管不顾,不在发现李秋打死李母后,第一反应是暴力砸坏电脑而不是打电话报警,李稻也不会丧命吧。
可怜可恨似乎真的无法单一而论,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也往往甚是可怜。
人为什么要活着?我以前以为也许是因为责任,因为对未来的希望,抑或仅仅因为害怕死亡。
但现在我知道,原来愧和悔也是可以让一个存了死心的人活着原因。李父的下半辈子应该会过得很难很难。
真正可怜的还是李稻啊,还好,还好,至少还有人为着这样一个好人的消失而悲伤不是吗?
写完之后,小刘盖上笔记本,又把本子放进柜子里锁好,去拿打印好的报告,才发现天已经黑了。
他抬头看出窗外,窗外马路边的路灯一闪一闪的打在绵绵下着的雨上。
小刘把报告整理妥当,走到同期的实习生桌前,说,“走吧,去吃饭,哥请你吃苹果。”
同期的实习生听闻“呵呵”笑了几声,站了起来又转过头对着另外两个同期的实习生,说:“走走,还坐着干嘛,没听见刘哥请吃水果吗?”
小刘拍了一把那个站着的实习生的肩膀,说:“不是水果,只是苹果!走不走,不走拉倒!”
话落,三个实习生快速地应了“走走走”,就勾着各自的肩膀跟着小刘走出了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