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我们不会跑么?”林寻舟不屑一顾。
“如果你跑不了呢?”
林寻舟明白他的意思,但觉得很无聊,“总是有些人,明明不会武功,还喜欢以己度人,凭想象去揣测所谓的高手。”
“我告诉你,哪怕是一万骑兵,一千高手,也拦不住一个想走的剑仙。”林寻舟斩钉截铁道,“只有他不能走,而不可能走不了。”
“没有人能天下无敌。”
“是。”林寻舟承认这点,“但很难。”
“有多难?”
“需要一个绝顶高手,十个一流高手,一千个二流高手,一万以上的精锐骑兵,才有可能达到你说的杀之不尽,气竭而死。”
北存义深深看了他一眼,“你说的这些,倾国之力,是可以做到的。”
官军与天道院,这便是朝鲜王室统治的根基,如果有人要来杀你们的国王,那必然是要倾国之力相抗的。
“天道院的前院长也死了,是和燕山君同一天死的,同时死的绝对还有很多人,因为此后天道院一蹶不振,几乎退出了朝堂,不干政事。”
“天道院……究竟是怎样的地方?”
“怎样的地方?”北存义露出复杂的神情,似是怀念,又是畏惧,变换不定,最终归于平静,“如果你只想学一身本领,那天道院是最好的地方;如果你想借天道院之名登上仕途,同样是个很好的选择。”
“但如果你走得再高些,就会发现曾经觉得和蔼的天道院是个多么可怕的东西……它像你们的书院,但比书院影响大得多,表面上它是独立于朝廷之外的,实际上与王室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替朝廷选拔武林高手,也替朝廷捕杀异党,朝廷便许他们一家独大,整个朝鲜只有天道院有权开门收徒。”
“天道院与朝廷勾结欺压百姓,而且日渐做大,到我逃亡之时,朝廷已有半数官员出自天道院了,燕山君对此熟视无睹,仍是重用他们,真乃祸国殃民!”
说道慷慨之处,已是中年的北存义悲愤不已,怒而拍地,举起酒壶,痛饮数口,竟隐有泣声。
林寻舟想问既然如此,天道院院长为什么会为燕山君而死,他才是最应该盼望小师叔杀了暴君,而后名正言顺接管国家的人。
旋即,他又明白——小师叔怎么可能只除一个暴君,而视天道院于无物呢?
北存义深吸几口气,眼眶通红。
林寻舟安慰道;“天道院一蹶不振,新王至少能保证不被篡权。”
北存义摇头,“没用,继位的晋城大君我知道,是个很温和的人,他做不来什么雷厉风行的事情,而天道院即便如此境地,仍不容小觑,他应付不了的。”
林寻舟点点头,不再过问。
他一直都是一个很自私的人,从来只在乎身边的人,驱使他一路走到这里的,到底是天下大义还是查明真相,真的说不清。
他确实说过心系天下,为此他可以放弃自己的自私,不顾身边人的安危,但那仅限于“天下”,朝鲜——明显不在他以为的天下之内。
“有什么打算?”
“去朝鲜啊。”林寻舟轻描淡写道,“去拆了天道院。”
“或许又是一个阴谋。”北存义提醒道,“他们精于算计,那位不也是中了圈套吗?”
“没有——小师叔心里很清楚,否则他不会把浩然剑留下来。”
“嗯……还是小心为上。”
“前几日皇帝找到了我。”林寻舟忽然说道。
“啊?”北存义颇为诧异,“是要与你和谈?”
林寻舟没有回答,而是说道:“所以没有陷阱——他不希望我再查下去了。”
若已布下天罗地网,那更应该希望林寻舟顺着这条线索走下去,一直走到朝鲜,步李温良的后尘。但皇帝撇下文武百官亲自追到了草原,正说明了他已走投无路。
去朝鲜,拆天道院,杀皇帝!
晚风拂草,林寻舟牵马走出呼格部,那些小孩仍是远远避开他。
北存义披着破袄,站在高处目送他离去,落日余晖之下依稀可见他飘扬的须发。
风吹草,人相望。
林寻舟忽然想起了易水送别一词,不禁摇头失笑,只笑了一瞬,他面色又冷了下来。
“你们皇帝身边有人想杀他。”帐篷里,北存义是这么和他说的。
“你是怎么知道的?”
“因为他们曾经联络过天道院,那时候你们还不是这个皇帝,而我是天道院中颇有天分的弟子。”
“有人要与天道院联手杀了大明皇帝?还不是为了杀嘉靖,而是为了杀‘皇帝’?”
“对。”
“篡位。”林寻舟断定。
“而且你们的皇帝还以为身边尽是亲信,才敢跑来草原。”
“他会死在这里。”
“你不在乎?”北存义问他。
“有点。”林寻舟淡淡道,“我想亲手杀他,不过现在当务之急是去朝鲜,那么回来再鞭尸也不是不行。”
“那皇帝会死呢。”
“皇帝死了会怎么样呢?”林寻舟盯着北存义的眼睛问道。
“皇帝死了不会怎么样。”北存义抬头直视林寻舟的目光,“总有人觉得皇帝死了就是天崩地裂,马上就是群雄并起天下大乱,其实哪有那么严重,只要下个皇帝能稳定人心谁敢犯上作乱?所以该杀还是要杀,该死还是要死。”
有趣。
“早闻朝鲜崇礼重教更胜大明,没想到能出有你这种想法的人。”
北存义惨笑,“所以我亡命天涯了。”
那时林寻舟以为此事到此为止了,准备起身离开,没想到北存义叫住了他。
“你……确定要看着皇帝死?”
此刻林寻舟牵马越过小丘,走到已经看不到北存义的地方,翻身上马,向南而去。
有的人,即便洞察了世道艰难的真相,也有心系天下的念想,更经历了极惨的事情,吃了很多苦。
却在某个关头劝自己或者劝别人——真的要这么做吗?
懂得很多道理,但有时却做不到。
包括林寻舟。
他嘴上说着天下大乱就天下大乱,但明白皇帝真的可能命悬一线的时候确实犹豫了一会。
虽然只有一会。
但毕竟是有。
林寻舟攥紧了缰绳,伏下身子,贴近马背,感受着划过脸颊的疾风。
他忽然明白了——自己的犹豫真不是多余的。
皇帝可以死,问题在于他怎么死。
死在林寻舟手里问题很大。
但他若是莫名死在了草原——身边随从或死或匿,尸体被边军发现,那就很麻烦了。
前者不过是大明之内的巨变。
后者则可能引发胡人与华夏之间的大战。
并非两国之间的交战,而是两种文明之间不死不休的血战,那真的是伏尸百万,血流飘橹。
“呼……”
林寻舟所能接受的最多是天下大乱,但若是整个天下崩坏——也许他会痛悔自己的不作为。
所以还是去看看吧——顺着嘉靖走的方向去看看,能碰到就碰到,碰不到也是天命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