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哭泣的人,在这世上大概每分钟都有。
我去看电影的时候,坐在我正前方的女生,从电影刚开场就开始哭。
坐在我身边的好朋友方媛说:“姑娘可能刚失恋吧。”
我说:“你可别哭啊。”
方媛给我一个大白眼,说:“老娘失恋都多久了,我才不会哭。”
可到影片结尾的时候,她还是哭了。
我听到她喃喃自语:“电影就是好啊,可以把所有的不完美变成完美,把所有的错过都重新相遇,哪怕只是一段想象,也足够美好了。”
我知道她眼前的,已经不是电影了,而是曾经的自己。
坐我另一边的老唐说,他们怎么就不能好好在一起呢?
为什么不能呢?
难道追逐梦想就意味着要放弃爱情?还是一个人的坚持是有限的,倘若我们坚持了梦想,是不是再没余力坚持爱情?
我不知道。
我无从给出答案。
只是影片的结尾,当两人在赛巴斯的爵士酒吧再相遇,米娅身边已经是另一个人。当赛巴斯缓缓按下琴键,画面切回两人最初相遇,却给出了一个“如果”。如果当初第一次见面就在一起,如果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拥抱你,如果我拒绝了乐队的邀请,如果你当时的小剧场大获成功,如果我们一直在一起。
所有的如果在音乐声中慢慢呈现,却在音乐结束时戛然而止。
最后两人目光相对,会心一笑。
我想他们大概早就释怀了,我们天各一方,可我知道你过得很好,我们各自安好,就好。
就足够了。
有人来到你的生命里,陪你度过你最难捱的路,然后天亮后我们各自离开。
2
影片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以下两点。
一是米娅面试时唱的那首歌。
“itraceitallback,tothat
多年之后当我回顾,我想起
her,andthesnow,andtheseine
她,那雪,那塞纳河
smilingthroughit
笑对着人生种种
shesaid
她说
she'ddoit,again
倘若有来世,愿再从头来过”
这首歌让我想起了曾经的我自己。
流浪过大街,睡过麦当劳,也住过地铁,支撑我的不过是一个写书的虚无缥缈的梦想。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能走多远,可我只知道我非实现这个梦想不可。
因为这个梦想是如此的让我不安,让我明白只有行动才能解除我所有不安。
只有去追逐这个梦想,我才能在每天的夜里心安理得地进入睡眠。
而我也知道我是如此的没有天赋,以至于无数个夜里我依然醒着。为了一篇文章翻来覆去,反复修改。我也知道我是如此的笨拙,以至于那么多词不达意,我无法表达。
所有的话哽在喉头,无法变成文字。
退稿对于当时的我是常事,我开始对自己怀疑。
可我有一个好朋友,她会看我的每篇文章,然后对我说,去他妈的,你可以的。
也是她在我最落魄的时候,在街头找到我,说:“如果你不行,这世上就再没有人可以。老娘相信我自己的眼光。”
影片让我感动的第二点,就是赛巴斯对米娅这样无条件的支持,甚至是盲目的崇拜。
你问我什么是爱?
爱是包容,爱是盲目,爱是无条件的支持。
米娅最紧张的时候,赛巴斯告诉她,别在意别人的想法,去他们的。
米娅放弃的时候,赛巴斯开车找到躲起来的她,对她说,别像个baby。
不要像个小孩子,如果有挫折,你要去面对。
而视爵士如生命的人,也遇到了这样的米娅。
在所有人不理解赛巴斯的坚持时,米娅告诉他,会有人被你的热情所打动,我就是。
在赛巴斯忘记自己追逐的梦想时,米娅说,我希望你做的事情都是你喜欢的。
他们是彼此的救赎。
3
他们是彼此的救赎。
你大概也遇到过这样的一个人。
他是你的救赎。
在你被所有人误解的时候,她告诉你,我理解你;在你被生活所打击的时候,他给你一个肩膀,说有我在;在你最颠沛流离找不到方向的时候,她告诉你你要坚持,前面不管是刀山还是火海,我也陪你去。
在影片的后半段,米娅决定去巴黎追梦,一晃就是五年后。
五年后,米娅如愿实现了自己演员梦想,那是扎根于她心底的渴望;赛巴斯有了一家自己的爵士餐厅,那是深入在他骨髓的执着。
这五年来会一帆风顺吗?
不见得,影片也没给我们任何的提示。
我想,这些压根就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们已经做出了自己的决定,不再是当初那个迷茫着寻求出路的自己。
所有的困难,也比不上在出发前的那段迷茫和颠沛流离。
就像所有旅途上的困难,其实都比不过最开始决定出发的那一瞬间。
可就像所有在你青葱岁月里陪你走过的人,最终都没有留在你的生命里。
或许因为太年轻,或许因为承担不起生活的重量,或许在那个时候,生活这两个字是那么一个庞然大物,你根本无从选择,又或许在那个时候,你已经明白,接下来两个人的日子摩擦只会越来越多,为了避免最糟糕的结束,你选择在彼此还保有美好记忆的时候戛然而止。
我想起我有一个朋友。
她跟前男友分手是在机场,那时他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出国深造,但他想为了她留下来。是她帮他整理好所有资料,收拾好所有行李,一直鼓励他,把他一路送到机场。
我问她,你后悔吗?
她说,或许在那个时候我觉得,他过得好比跟我在一起更重要。现在我知道他过得很好,我也过得很好,这样不就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