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这时候曹威人还在城里,这就让他有些无趣了。
一大堆人在城外本来准备守株待兔,可是这兔子都已经明摆着不会过来了,再等下去也是浪费时间。
沉吟了片刻,宋勉便开口吩咐伙计先去让那些地痞散了,也省的那十来个人扎眼,万一被有心看到,也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
伙计应声而去之后,宋勉看了看晖月和宋大壮,低声说道:“那个孔明锁,有没有带在身上?”
晖月一愣,伸手入怀摸索了片刻便拿出来宋勉前两天才交给他的那个六根的孔明锁。
“不用给我,你拿着就行了。”宋勉点了点头,说道:“大壮,你应该知道上党哪一个城门容易进吧?”
上党虽说只是一个县城,可是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一直都是军事重镇,城高墙厚,用来形容上党的城墙是再合适不过。
只不过事无绝对,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是这样不假,可是经过贞观年发展,上党也已经不是那个草木皆兵的上党。
东南西北四座城门虽然看起来和以往一般厚重,可是实际上防卫的力量,却没有多少。
一座外城,一座内城,大部分的防卫力量都分散在那所内城之中,睡觉的睡觉,玩乐的玩乐。
偌大的外城,不过就是一百人的府兵守卫而已。
当然,一个下县在城内有百人府兵的防卫,也不算太小的规模。可是分散到长达数丈的城墙上,再区分白昼两班和巡城的甲士之后,一夜当值的不过就是几十人而已。再分到四座城门,那就更少了,一个城门不过就是一什的人手。
宋勉三人选择是西门,按照宋大壮的说法,整个上党如果说是一盘散沙的话,那这个极少有人进出的西门,就是被雨水打湿的散沙,连稀泥都不如。
三人走到距离城门差不多十丈的距离便停了下来,借着夜色的掩护,看着城门上两个孤孤单单的影子。
“不堪入目。”宋勉摇了摇头,给了上党城卫一句四字评语。
确实是不堪入目,一个城门,暗哨先不提,只有两个傻乎乎的明哨在灯笼下站着。
哪怕是太平盛世,这么做也有些过分了。
不过有些过分,是实在太过分了。
数日之前,他才加急送往长安一封密信,告知长安不良帅他怀疑南僚即将北上。
虽然在他的信中圈定的几个有可能被僚人选定的城池都在数百里开外的川蜀之地,可是不管怎么说,川蜀的剑南道与并州所处的山南道相连,若是剑南道出事,并不是没有可能牵连到山南道。
宋勉毫不怀疑不良帅会把他的判断提交兵部,他相信兵部的大佬在收到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就会行文南北两省。
虽然这个事情未必会在大朝会上进行廷议,可是那个有着上党县公封号的长孙无忌,在收到这个消息之后肯定不会压下去,而且按照长孙无忌的习性,必然会施压兵部及山南、剑南两道,要求两道加紧防范。
事实证明,宋勉想的没错。
大唐西安的那些官老爷们,确实没有把宋勉的话当做耳旁风。不仅如此,无论是兵部的大佬,还是南北两省的文官,都觉得此事不能视作儿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