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斌他们回来的时候,由于是顺流而下,只需要八九个小时就到了,可是回去的时候,是逆水而上花费的时间是来的好几倍了,还得看老天爷的脸色了,如果刮的是南风,顺风逆水还比较好,只需要调整风帆的角度就可以了。如果老天爷不给面子刮的是北风,那么他们就是逆水逆风了,必须要降下风帆,用人力划桨了,速度可想而知了。
用杨文斌的话说就是,“乌龟爬都她娘的比这快。”而这时的老杨正在和船桨较劲哪。他们回来的时候运气不太好,天气晴空万里,可是一点风都没有,他们只能操起船桨慢慢的往上游走了。由于是六月份,天气已经变热,没一会大家都流了一身的汗,天上的太阳正使劲的刷着它的存在感,正火辣辣的挂在天上,正拼命的显示着它的威力,一行人正汗流浃背的划着船,正在轮流休息的人也顾不得干不干净随意的坐在一边一边喝着绿豆汤边抓紧休息,由于天气炎热,本来一小时一换的划船,被调整成半小时一换。
中午时分由于天气太热,划船又是个体力活,他们找了一处合适的停船地点抛锚吃饭,休息了两个小时出发。辛运的是下午吹起了期盼已久的东南风,这让大家高兴的同时,也让回去的路途好走了许多。
为了顺利的在永安河河口建立据点,可以说是几乎所有的人在为之努力。工业组的砖窑,石灰窑,水泥窑,木工作坊,五金作坊全力生产,生产东西基本停止对其他地方供应,绝大多数的物资都通过船只运到河口工地上,用来修建围墙,炮台,仓库,房屋等。而建筑小组分派了将近一半的人去工地施工。
7月14日,唐尚明带着数十名建筑小组的人到达河口工地。经过一个多月的施工,河口附近已经清理出八百多亩的空地,岸边已经修好了六个炮台的炮位,周围用土夯筑了一米多厚的围墙,几个师傅正在用滑轮把炮的吊起来,往炮位上组装。在距离岸边三公里的高地上已经用夯土夯筑起了一个长600米宽500米的城墙,墙高三米厚两米五,设有东东西两个城门,在城门附近各修建两个炮台,给城墙包上城砖安装好城门,就是一座坚固的堡了。城里面长期驻扎90人的护卫队,加上以后长期居住此地的40来人的狩猎队,可以武装130的守卫队,根据现在的攻城手段,没有七八百人的正规殖民军队的长期围攻是攻不破的。
城里面现在只修建了两个砖石结构的仓库,几间简易木屋用来做厨房。所有的人现在都住在帐篷里面,当然以后会逐步修建砖木结构的房屋。当下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修建好岸边和城门附近的炮台,让新据点拥有自保的能力,暂时还没有多余的尽力去给大家修建舒适的砖瓦房,改善居住条件的能力。
毕竟河口附近不比内陆,除了土著的威胁外,各国殖民地的军队和商船,以及臭名昭著的加勒比海盗随时可能发现他们。如果没有自保的能力,不管是军队商船还是海盗,都随时可以对他们构成巨大的威胁。催毁他们一个多月的劳动成果。
在兴平堡的全力支持下,河口工地上各项工程有序而快速的推进着。由于据点位于永安河河口的北面,所以被命名为安阳堡,这是他们修建的第三个据点,同时也是他们和外界交流贸易的最主要据点,它的主要贸易对象将会是西方殖民者和海盗集团,同时也是他们改变困境发展壮大的重要起点。
因为这时的穿越众已经走过了,从穿越后的惴惴不安居无定所,时刻准备和当地的土著争夺生存机会的时期。他们通过勤劳双手和远超这个时代的知识,初步在当地站稳了脚跟。以他们现在的实力,除非是数十个村落集结上千人来围攻,否则面对码头上的十几门火炮和永安堡的数三十多门火炮,以及两地的近百名护卫队队员,他们根本就没实力威胁穿越众。
还有就是他们的发展壮大对资源的依赖程度比刚始更大了,毕竟穿越时带过来的许多物资到现在基本已经用光了。要想更快的增强实力,他们只有走出来,和更多更强大的势力接触贸易才能得到他们发发展所需的东西。比如各类金属,手工制品,已经生活用品等。
虽然这个时候和西方殖民接触不是最好的时机,但是他们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一个是发展所需,另外一个,不是你不和外界接触,外界就不知道你,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毕竟从他们第一次和托雷斯船长贸易已经过去快一年了。谁也不能够保证托雷斯和他们贸易的事被其他的有心人得知,俗话说人心隔肚皮,万一被有心人得知,他们这里拥有数量众多价格低廉的皮毛,兽脂,五金刀具等东西,难免会遭人惦记,或者托雷斯起了什么歹心,想要更多的利益。他们迟早会受到不可承受的损失,还不如主动的在河口建立据点,如果受到不可抵挡的攻击,最起码能够在河口抵挡一阵,给永安堡留下充足的准备时间。
还有就是,他们的和外界的交流贸易总不能被托雷斯一掌控,一来是所得有限,二来是太被动,也太不安全了。
自从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受西班牙女王派遣,带着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率领三艘百十来吨的帆船,从西班牙巴罗斯港扬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经七十昼夜的艰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凌晨终于到达了中美洲加勒比海中的巴哈马群岛,并在海地岛上建立第一个西方殖民地“圣诞城”开始,就进入了长大两个多世纪的大航海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