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之后投诚书信或称降表送达日月城,内容基本一样:
靖南王钟泰舜与安南王钱继康愿意尊林昊晨为主,将两州国臣民迁入日月城,共诛国贼叶心。
林昊晨看着手书默不作声,心理即高兴又感觉不妥,与其说二王主动投诚还不如说是受林鸿逼迫而降。木已成舟,林昊晨将此事全权交给林鸿定夺。林鸿知道父亲的心事,很理解这其中的原由。林昊晨当了几十年城主,从来都是以德服人,一次逼迫之事都没干过。在他心里这是万万不可能发生自己身上的事情。可如今却用这种手段做了一件这么天大的事。与往日差异过于悬殊。所以说心里不快在所难免。
事后曾有人劝阻说此事都是世子所为,叫他不要太过于自责。但林昊晨不这样理解,他给出的回答是:虽说是他人的主意,但决定权在自己的手中。说到底是自己当初默认了事情的发展方向。
说起来林昊晨的脾气性格的确适合做百姓的主人,善良,斋心仁厚。但也有不足,少了一番帝王威信,缺乏让人惧怕的手段。作为一名君王,不仅要拥有感化,仁慈之心,还要有令人惧怕的存在感。这样才能更好的统治国家。显然,林昊晨在这方面欠缺一些。
既然父亲默许,林鸿不再有所顾虑,开始大刀阔斧,继续进行之前计划。为平稳的将两州军民迁移到日月城,派出数万大军前去接应,以备不时之需。大军出发之日,同样下达命令:迁移者,奖,违命者,杀。
由于有之前的经验,这次迁移进展的相对来说顺利一些。途中为所有离开本地前往日月城的百姓分发粮钱粮,物品。这次几百万人的大迁移是几百上千年以来在灵界大陆从没有发生过的壮举,场面甚是壮观。从两地通往日月城的路上密密麻麻人流不断。
整个迁移的过程整整持续了四个月,没有住房的百姓暂时被安排在城外军营中暂住。林鸿下令对待来到日月城的百姓一定要万般爱护,不得有任何的闪失。这样做使百姓们心中减少了许多的抱怨,从而在内心深处开始面对现实,接纳自己从此成为日月城一份子的事实。
既然无法全部安置,再次阔城迫在眉睫。
无论是日月城原有的军民,还是迁移过来的百姓。众生平等,全部参与到建设城地的工作中,这是命令,必须执行。但也有例外,没有能力参与者可以不参加,不过若是有能力者装病或是找各种借口躲避劳作,将严惩不殆,情节严重者就地正法,绝不容情。这就是林昊晨缺乏的威严,显然他的儿子林鸿在这方面做的很好。
说起来林鸿之所以表现的及其有威严,不是他不仁慈,而是当时的情况,稍有仁慈之心,就有可能引出天大的麻烦。他不但要让百姓爱戴自己,还要惧怕自己。这样才能从容的发布任何命令,达到一语定乾坤的目的。
钱继康与钟泰舜于最后一批抵达日月城。原因有二,其一:故土难离,当了一辈子主人突然不在拥有曾经的权利,放下着实太难。看着即将荒废的家园,心中悲凉,又无可奈何,不走不行。其二:心有惧怕,怕自己来到日月城后,在没有任何本钱的情况下成为阶下囚,遭受迫害。这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事。在他们心里林鸿太可怕,不仅实力恐怖,性格更叫人胆寒。
途中钱继康曾对钟泰舜说:“从此我兄弟二人的性命将不由自主啊!”
钟泰舜满脸忧愁,道:“那又能怎么办,我们有选择的权利吗?”
钱继康凝望远方:“现在没有,但总有一天我要夺回属于我的一切。”
钟泰舜马上制止,道:“钱王兄,万万不可说这等话,万一传到林鸿耳中,我们想活命恐怕就难了!”
钱继康道:“多谢提醒,我口误了,不过我真的不甘心。”
“不甘心又能怎样?”
“钟王兄一直多谋,难道没有可行的计策?”
“事已至此,哪还有什么挽回的余地,依我看,我只求到日月城后保住性命。”
“林昊晨有杀我们之心?”
“我担心的是他的儿子。”